大约十年前,我在原卢湾区瑞金路街道文化中心参观绍兴地方戏曲展览时,可能是因为向旁人请教时说了一句带绍兴口音上海话的缘故,竟有一位气质儒雅的老先生主动用纯正的绍兴口音和我交流起来。当他知道我出生在绍兴平时也喜欢看绍兴戏时,十分高兴的和我交换了名片,并说今后有绍剧团到上海演出活动,一定邀请我参加,我一看名片抬头,原来他是上海绍剧之友社的秘书长兼总干事陶信元先生。
这以后,我几乎每年都会收到陶先生赠送的浙江省各绍剧团来兰心大戏院、逸夫舞台等的演出票,其中有《佘太君》《真假悟空》《八戒别传》等经典大戏。每次在观看后的第二天,陶先生还会和我交流戏文中的精彩内容。
农历年底陶先生要我去他家一次,说不是有关绍兴戏方面的事,而说是想和我一起探一次“雪”。我思忖,难道他那里雪下得大,让我去赏雪景,探讨有关雪的知识?
可是到了他家附近却发现并没有下雪,更无雪景可欣赏。已在家门口迎接我的陶先生,居然还是说要我先和他一起去探雪。原来陶先生让我探的是这里驶过的19路和120路公交车车头车尾电子屏上显示的空调雪花图标!接着又走了几条马路去看了64路、49路等车上显示的雪花图标。然后,陶先生问我,看出这几条公交车上的雪花图标有什么问题吗?我当然回答不了。于是陶先生告诉我,那些雪花图标都不规范,有的成两弓一箭,有的成了六片电扇叶子形状,还有的甚至成了八个角的“米”字形!我仔细观察了几辆车,果然正如陶先生所说。
到了陶先生家里,他更是取出一本民国时期由“锦章书局”印行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故事琼林》(全一册),并翻到“卷一·天文篇”上的“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一节:“雪花,是雪飞成花,六出,是六个瓣子”,证明这雪花形状的“六出”即雪花是由六个瓣子组成的。因此,他说公交车上随意改变雪花形状作图标既没有事实根据,也不符合先人教诲。到这时,我才想起冬日雪花形状的确如陶先生所说“六出”即有六个瓣子。
接着,陶先生说这本书就归我了,因为我孙子在上小学,又有收集老物件的爱好。我恭敬不如从命,收下了这本珍贵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