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在本市率先开展创新素养培育项目以来,上海中学已经连续第九年举行校园开放活动日。在当天的校园开放日里,除了卷面考察学生学科水平,上海中学还安排了科技、工程等创新实验室参观、上中“慕课”学习体验、体育场馆游览与艺术品鉴互动等特色活动,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学子了解上中的校园文化——不仅会根据自己的趣能去“学”,更会根据自己的志趣去“玩”。
华师大二附中则在校园开放日当天开放了校史陈列室以及创新实验室,供学生参观其中精密专业的仪器设备,浏览室内的本校学生科研课题成果展板,从而深入全面地了解华二以立德和创新为核心的“N个百分百”育人模式。近百名学生志愿者在慕课学习、学校文化等主题活动中,为考生提供带教指导。
复旦附中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包括学业水平综合评估、学习资料综合测试、师生面谈交流等环节。其中,6套学习资料包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英文都有,“噬菌体构建基因克隆载体”“感受化学‘手性世界’之美”等题目均超出初中教材范围,学生必须在约1个小时内自学其中两个资料包,完成答题。此前,在网上申请环节,复旦附中要求报名学生自主提供设定的发展规划,选择初步的专业兴趣方向或领域,引导学生不仅仅着眼于今天的学科成绩或名次,更多地思考未来的成长发展目标。
交大附中开展的体验式活动则由以“高互动参与”为特色的实验班体验活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慕课课堂”体验活动、依托上海交大附中课程体系的拓展型社团体验活动组成。其中,实验班体验活动由高一实验班学生团队自主安排开展,内容包括创新性理化生实验、学生生涯宣讲、智能工程展示等16大项32小项;交大附中实验中心团队组织了8节“慕课课堂”体验,内容涵盖了STEM课程展示、在线慕课课堂互动等8项,旨在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工程等领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意识;机器人社、热点辩论社、社会视窗社、学生公司社、模拟政协社等在内的41个学生社团,带领考生预览该校综合性实践人才培养氛围,为高中生涯提前做好规划。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