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目击
     
本版列表新闻
~~~——静安区河道治理成效显著
     
2016年03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脏和臭 今日美如画
——静安区河道治理成效显著
郭新洋 全歌
■ 夕阳下的中扬湖,曝气池正在工作
■ 保洁员在夏长浦河上维护太阳能水处理装置
■ 先截污,再疏浚底泥,然后建绿化,中扬湖两岸风景如画
■ 徐家宅河的亲水平台,让游人和居民走近水中央
■ 没有噪音,彭越浦河上的太阳能水处理装置是默不作声的“劳动模范”
■ 西泗塘河上的生物填料草筐,像大棚育苗,“育”出一片洁净的河道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全歌 文

  昔日脏和臭,今日美如画。静安区在河道治理中,是如何“妙手回春”的?

  散落在市区的河道,串联起居民生活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工作区,一条河流整治的成功与失败,牵涉到方方面面。闸北、静安“撤二建一”,河道治理集原两区实力,使新静安区的河更清、景更美。

  护河志愿者150人

  发动学生、市民一起参与河道治理,是原闸北区的妙招。2011年成立的“闸北清清护河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已经拥有11支分队,志愿者达150人,曾经获得市水务局和市精神文明办的嘉奖。如今,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里,静安区建管委邀集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环科委等市、区相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出席会议,研讨“一河一策”。

  在基础设施完成的起点上,静安区在河道技术支撑单位的配合下,多年来积极探索和着力研究生态型河道的建设,致力于河道水质的改善。

  疏浚河底去除污泥

  先截污,再治理,从苏州河治理到中小河道的万河整治,这是不二法门。静安区内有三条市管河道,因为当年石驳岸的“一统天下”,加上没有了水生植物,河里的浮游生物绝迹了,造成水体自净能力差。眼下治理,除了截断河流污染源,减少泵站放江总量,还要进行河道疏浚,连根去除严重污染的底泥。

  河道整治往往表面看似干净了,真正要达标还要假以时日。上海的绝大多数河流的水质不容乐观,相反令人忧心忡忡。为什么有的河,一下雨特别是大暴雨,河水就变黑了,原因就是泵站来不及吸纳天落水只能先行排放河道了。

  曝气装置试用效果好

  对于初期雨水进行处理,“拿”掉其中最重要的污染源,然后放江就不至于出现河水变黑的现象。曝气装置,是目前给河道增加氧气而采取的比较普遍的方法之一,但是曝气池也有弱点和局限,比如它的噪音可能给居民区造成影响,此外长期没有疏浚的河道底泥沉渣泛起会形成新的黑臭污染。

  据静安区河道管理所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夏长浦河率先进行太阳能微曝气水质净化设备试用,效果良好,不但设备安全,没有噪音,而且从岸边望去,上面是太阳能装置,框式周边绿色植物环绕,恍如一座生态浮岛屹立水中央。同时,静安区河道所还率先尝试了生物料填筐和水生生物结合的处理工艺,使河道水体首先初步净化,为沉水植物及生态系统打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逐步恢复夏长浦河道的良性循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家装专版
昔日脏和臭 今日美如画
新民晚报目击A08昔日脏和臭 今日美如画 2016-03-27 2 2016年03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