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检察院今首次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市检察院今首次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市检察院今首次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市检察院今首次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市检察院今首次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检察院今首次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知产犯罪数量减少手段在升级
郭剑烽 施坚轩
  本报讯 (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施坚轩)今天上午,上海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全社会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介绍2012-2015年上海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情况。数据显示,4年来全市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总量在逐年减少,审查起诉案件受理数降幅尤其明显。   

  知产犯罪案件逐年减少

  从知识产权犯罪打击情况来看,四年来全市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总量在逐年减少,全市检察机关4年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总计924件1506人;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起诉案件总计2405件4518人。审查起诉案件受理数降幅比较明显,2015年比2012年下降了66.5%,平均每年减少了31.5%的案件量。

  中外权利人被侵权案件数量比例逐渐持平,境外侵权人开始出现。

  罚金刑判处率高。大部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法院除判处监禁刑外,都并处了罚金刑。2012年至2015年,已判决案件中基本有90%都判处了罚金。历年的平均罚金刑金额、最高罚金额是:2012年分别为3.6万元、135万元;2013年分别为4.37万元、180万元;2014年分别为4.91万元、230万元;2015年分别为2.939万元、50万元。

  犯罪模式升级手段复杂化

  白皮书分析总结了上海地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有这些特点——

  ■ 发案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商品零售业、旅游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往往是销假犯罪的高发区。

  ■ 国内外知名品牌容易成为被侵权对象。譬如,“中华”、“黄鹤楼”等都是常见的被侵权品牌。

  ■ 利用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情况凸显。4年内涉及互联网的知识产权案件占当年全部案件的比例分别为39.93%、20.65%、22.31%、10%。

  ■ 侵犯商标权犯罪模式升级。一是劣质仿冒、设摊销售的低端模式减少,主要由于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参与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增多,目前已经占15%左右的案件量。二是制假、售假异地进行。

  ■ 著作权犯罪手法、被侵权对象日益多元化。犯罪手法从简单的实物复制到数字化链接下载,使调查取证难度加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遭质疑
年内投运1500辆新能源公交车
公交出场先测酒精
知产犯罪数量减少手段在升级
重点监管黑车黑导游等“四黑三乱”行为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知产犯罪数量减少手段在升级 2016-04-25 2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