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中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人,较2010年的205万人增加了119.1万人,增长幅度为58%,年均增速为9%,增幅和年度增速均为历史新高。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2.36。全国医护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为1:1.07,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我国护士队伍的学历逐步提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62.5%。”
——护士节前夕,卫计委发布数据。
“医疗机构护理收费占医疗收费次均费用的比例小于0.5%,仅占在编护理人员劳务费成本的9.92%。如今医院科室实行经济核算,医生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护士却只能增加医院投入成本,从成本控制上医院并不愿意增加更多的护士。”
——江西省某三甲医院护理部门负责人说。
“工资每月2000元左右,上一季度奖从以前的14000元降到了9000元左右。活没少干,奖金却少了。”
——4月28日,苏州大学附二院手术室40名在编和不在编护士集体辞职,一位护士抱怨。近年来,全国各地护士维权事例不断:2015年10月1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100余名编外合同护士因工资水平太低而抗议;2015年8月28日,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数十名护士不满该院奖金分配改革,向医院讨说法;2015年3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护士集体停工。
“能力成为医院衡量护士工作的最重要标准。”
——在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在编和非在编护士在待遇方面只是工资构成稍微有点区别,护士们拿到的总额区别并不大。在绩效工资和其他福利方面,在编和非在编基本上也没差别,包括评优评先、职务职称聘任,两者均可以平等申报,不会因为编制身份不同给临床工作带来影响。该院护理部副主任张振香介绍。
“我听到外面很吵,说有人跳楼,我冲过去就看见保安叔叔抓着那个人。窗檐大概20来厘米宽吧,刚好能站一双脚。那个时候好紧张,只想到救人,没想到害怕。”
——今日的《成都商报》报道,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90后护士李秋兰,为救轻生病人翻出三楼窗户抱住病人。李秋兰回忆事发经过。
“卧床病人翻身,做一些手术卧位的摆放,急诊,一些病人的抢救、心肺复苏等,男性比女性更具有力量,男性的思维比女性更理性,在完善工作流程、创新发明方面,他们也有独到的思路。”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荣向霞介绍。多家媒体报道,男护士“抢手”,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今年的应届毕业生10多名男同学已经全部就业。在国外,男护士比例基本能达到5%以上,在国内却只有1%。
“争取到2020年,全国护士总量达到445万,较2015年新增护士就业岗位121万个。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3.14人,在基层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达到100万。”
——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制订并实施“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社会前进的步伐不能失去正确的坐标。医暴、医闹事件,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伤害,更是对医患关系和社会信任的伤害。作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守护神,如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最终损害的是每一个人。假如没有人愿意再做医护人员,又能指望谁来守护你我他的健康?保护医护人员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新华社评论。
本栏编辑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