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聚焦今晚亮相上海体育场的三位田径明星
~~~——聚焦今晚亮相上海体育场的三位田径明星
~~~——聚焦今晚亮相上海体育场的三位田径明星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比钻石更闪耀
——聚焦今晚亮相上海体育场的三位田径明星
华心怡
■ 梅里特为冠军而来
■ 加特林与粉丝在一起 本版图片 记者 周国强 摄
■ 张培萌信心十足
  我在现场

  今夜,星光灿烂。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这里有曾经的传奇,并仍在延续;这里荡漾着现时的梦想,正扬帆起航。从过去到现在,激情赛场,不灭的是风驰电掣的竞逐,谁与争锋的意志。

  不是每个人都能站上领奖台,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为世界第一。做最好的自己,不气馁,不辜负,这是大多数人的故事,他们的精神,比钻石闪耀。

  “肾斗士” 梅里特一天吞20颗药丸

  国人认识梅里特,是因为刘翔。一头辫子高高束起,孩子般友善的微笑,他打破了刘翔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很多人说,里约奥运会,还是他的。

  大家都说梅里特不容易,因为他换了肾,但没有人知道这些艰难背后的细节。在昨天的专访中,梅里特毫不避讳地讲述心路历程。“去年的世锦赛之前我就知道自己的问题了。当时人一直感到非常疲倦。”丢掉世锦赛冠军,梅里特没能像刘翔一样获得110米栏的大满贯是他心头最大的遗憾。“当医生告诉我可能再也不能跑步时,我是不甘心的。如果当时在北京世锦赛上夺冠了,我也许就安安心心退役了。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激励一代人,我当时也为自己感动,我想做的就是去激励更多人。”

  从北京回到美国,梅里特换肾了。幸运的是,他没有在长长的等候名单上一等几年。他的妹妹决定捐出一个肾。“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手术,人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在7个星期后我还动了另一个手术。”并发症是最要命的,医生不得不切开梅里特原有的伤口做进一步处理。“说真的,当时的感受非常绝望。”但梅里特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上,背负着家人的爱。第二次手术后不久,他就慢慢开始恢复训练。“我现在每天6时30分起床,吃完早餐遛一回狗,然后就开车去训练。从热身到速度训练,再到技巧练习一样也不能少。”对于梅里特来说,力量训练是最大的障碍。“因为之前的手术,直到现在,只要我做大运动量的训练,我的腹部仍会隐隐作痛,所以连仰卧起坐这样的练习都做不了。”日复一日,梅里特倒不觉得十分枯燥。“就像人家朝九晚五坐办公室的,也不是每天重复既定的工作吗?训练和比赛,就是我的工作。”

  他不愿向人多提直到现在一场比赛下来,身体仍会有所反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没必要总拿这个说事。”直到现在,他一天仍要吞服20颗药丸,并可能持续一辈子。对于里约奥运会,他充满了期待,“如果能够再夺冠军,我肯定会非常激动,因为过去4年我经受了那么多……当然,我要先过了7月的美国奥运选拔赛。”梅里特说会把家人,特别是妹妹带到里约赛场,“我希望他们能在身边分享我的所有。”

  “药罐子” 加特林击败博尔特才带劲

  钻石联赛的明星中,不说成绩,光说名气,加特林大概是最响亮的一位。成名15年,又主攻男子百米这个项目,光环不少。当然,他还因为“药罐子”而出名。禁赛归来,却又是一条好汉。

  陈年旧事,一说起来,加特林立即变脸。“没有什么压力。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训练中。向胜利奔跑,建立起自己的信心,就这么简单。”博尔特,是加特林心头拔不掉的刺。当博尔特状态正佳的时候,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金牌的加特林毫无机会。去年8月来北京参加田径世锦赛之前,加特林保持了两年多惊人的状态,取得国际赛场28场连胜的骄人战绩。2015赛季,加特林在世锦赛前5次跑进9秒80,这样的状态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而世锦赛前,博尔特还没完全从伤病中恢复,状态低迷,被认为英雄迟暮。没想到,在鸟巢,博尔顿再度夺冠,而加特林就慢了0.01秒,屈居亚军。“博尔特是一个最好的对手。我依旧记得当年我在罗马击败他,能够从他身上踏过去获得冠军,才是真的爽。”

  为了到里约再真的爽一把,加特林调整了策略。虽然今年好几项赛事夺冠,但加特林的成绩却并不理想。“没错,我是故意为之的。现在就出状态,那没用。我希望将自己的表现一点点调动起来,到了里约达到顶峰。击败博尔特,我有信心。”

  加特林34岁了,他依然没想过退役这回事。“里约之后,我会做些实验性的调整。比如专注200米,或者跑其他距离,总之要更享受比赛。”如果你想去和加特林打个照面,不妨去上海体育场旁边的鸿瑞兴饭店碰碰运气。加特林最爱吃那里的面条和酱鸭,“每次来上海我都会去吃几顿。”

  “小刺头” 张培萌不迷茫“过把瘾就死”

  张培萌与苏炳添,中国男子百米的双子星。他们互破最好成绩,他们彼此较劲,也彼此鼓励。但张培萌与苏炳添又是如此不同,他说:“在美国一起训练生活,即便让我重复苏的训练计划,我也做不到。”张培萌是个刺头,他有着太多的兴趣爱好。也许换一种个性,他可以跑得更快,“但那就不是我了。”

  张培萌成名更早。在2013年莫斯科田径世锦赛上他跑出了10秒,创造了亚洲人在世锦赛百米大战上的最佳名次。从此,“中国博尔特”这个名字便被叫开了。张培萌却并不稀罕,“什么中国博尔特,我只想进一次奥运会决赛。”如此质朴的愿望,才是绝大多数人的体育梦想。但里约,看来又悬了。“除了接力,上海的比赛我本来还报名100米跑,但之前训练时受伤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张培萌29岁,他说明年应该就会退役,“人生还有许多需要尝试的。遗憾的是,奥运会……”

  张培萌是地道的北京人,五官清秀,皮肤白皙,说起话来温文尔雅,一如他对自己的定位——“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体制内的专业运动员,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学生运动员。”小学升初中时,他凭借跳高专长进入人大附中。“老师那时特喜欢我,觉得我很乖,没想到招进去后发现我太淘气太难管。”后来,张培萌的父亲找到清华大学田径队教练,希望儿子能去清华,但张培萌的“坏”已经传遍整个北京,人家根本不敢收。“后来我入选国家队,却觉得自己文化跟不上,所以不想在专业队呆着。田径队也对我提出严厉批评。”张培萌又“炸”了,“打好包,我自己就回家了。”最后的结果,是张培萌进了清华大学校队。令人称奇的是,一个冬训,让他从全国前八,到拿遍所有全国冠军。

  天赋与个性,成就了张培萌,但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张培萌。“现在有了苏炳添,他也能跑进10秒,我觉得自己身上的包袱卸了。”“过把瘾就死”,是个不错的状态。“我付出了我可以付出的一切,我的青春无悔。”上海的比赛,张培萌希望与小伙伴们能够努力跑出好成绩:“但要现实一点,上次拿到银牌有太多幸运的因素。”

  首席记者 华心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基金纵横/汇市金市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互联网天地/上海物业/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个人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他们比钻石更闪耀
成全
收视指南
新民晚报文体汇/人物A11他们比钻石更闪耀 2016-05-14 2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