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互联网天地/上海物业/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屋土地使用权年限“缩水”引发诉讼
黄友建
  购房合同写明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实际只有40年。房屋土地使用年限意外减少10年,为此,购房者起诉房产公司存在欺诈行为,最终获得赔偿。

  2012年6月张某与A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签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一套现房200平方米,单价2.5万元/平方米,支付了全部购房款500万元,合同写明土地使用权年限自2010年5月6日——2060年5月5日止。购房后,张某从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了解,该宗土地使用年限自2010年5月6日至2050年5月5日止,只有40年。

  得知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缩水”10年,张某某起诉A公司有欺诈行为,要求解除合同,退回全部购房款,并要求承担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所付购房款的利息,并要求赔偿损失100万元。

  法院审理查明,该宗土地为商业用地,使用年限为40年。A公司与张某签定合同时却自行“约定”为50年,违反了行政法规的规定,超过法定年限的部分无效,应由开发商承担责任。然而,土地使用权的部分无效并不必然的导致整个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并不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因此,原告要求解除合同的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经法院行使释明权,原告变更诉讼请求要求赔偿土地使用权年限短少的损失。

  通常情况下,商品住宅的价格包括成本、利润、税金和地段差价,其中成本包含征地费及拆迁安置补偿费、勘察设计及前期工程费、住宅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等等。在房屋计价时,开发商常常以建筑面积为单位,虽未具体注明价格的构成,但实际包含了地价和建筑成本在内。本案中张某所支付的房价即包括地价和上部工程的建筑成本,由于建筑成本系一次投入,与建筑物的存续时间长短无关,故A公司并未因土地使用权年限的变动而获得相应的利益,而地价则涵盖土地的使用年限,虽然A公司与陈某签订的合同中没有体现土地使用权年限在计价中的成分比例关系,但是由于双方约定的土地使用年限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年限,A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按公司退还张某相应的地价款10万元及相应利息,其他诉请不予支持。计算方式为:诉争房屋占地面积×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单价×20%(超出法律规定的无效10年占整个合同约定使用年限50年的比例)。  

  物业律师  黄友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基金纵横/汇市金市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互联网天地/上海物业/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个人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消费电子战其实是互联网“黑科技”战
淘宝新推快递截件服务
欺诈广告重创移动广告业
上海万科在安亭新镇转型
房屋土地使用权年限“缩水”引发诉讼
破坏小区共用部分 损坏房屋承重结构 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扫一扫
新民晚报互联网天地/上海物业/金融城B06房屋土地使用权年限“缩水”引发诉讼 2016-05-14 2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