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应该承认,任何艺术反映的是心境;美,是表现形式给人的直接感受。
这组古镇烟雨从摄影技术上说远未臻于化境,但是很美,因为她们反映了心境,观者的心不由自主会生起共鸣。
美在哪里呢?《二十四诗品》论艺术之美凡二十四品,我想,冲淡、沉著、高古、自然不可谓不美,这些作品,有这些味道。
共鸣是什么?是作者通过镜头告诉我们的一个共同追求:静谧、古雅、闲适。这已经不是景致,不是画面,而是生活,是人生的愿景。这淡淡然然中,有东方古文化的意蕴,不那么冲击,不那么强烈,却意境深刻而韵味悠长,有现代人紧张忙碌中所期望的田园之梦,归隐之想,闲适之盼。
《鳞次栉比》从视觉上运用了几何构图的方法,两边古建筑以古桥为视觉中心,呈两个对角楔形排列,看上去右重左轻,却因为占幅偏轻的左侧吸引目光的绿树红花,而达成了视觉平衡。清晰的雨水引起的涟漪,泛在倒映天光的河面,又以古桥为中心与天空形成上下两块楔形留白,画面构图外紧内松,疏密有致,渐远渐朦胧,意境悠远。
《古镇疏影》一反以建筑为聚焦主体的视觉习惯,却聚焦于新芽初发的参差枝杈,表达古镇新生活的动感意境。透过枝杈嫩叶,渐次虚化的临水古建筑更显宁静安详和舒适惬意,画面繁而不乱,纤秾的枝叶与淡雅的古屋形成虚实动静的对比。
《水墨江南》,天然光运用颇佳,因为阴雨天色,反而不假后期制作就达到了接近水墨画的效果,黑白灰三元色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将江南水乡的质朴、本色表现了出来。
《水乡花始盛》则比较聪明地运用了斜线几何构图和色彩对比。红花绿树红花呈左下右上三点一线斜向排列,分割白墙黛瓦和苍茫水光,构图别具匠心。
摄影者是辛苦的,却又是乐在其中的。他们借着春天细雨飘飞,才拍出了强烈阳光下拍不到的苍茫空濛。拍摄技术是人们评价艺术的一部分,也仅仅是一部分,我想,心的感应更为重要,只要从这些照片中能看到安详宁静,看到闲暇舒适,就能看到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生活心境的不懈追求,那么这组照片就有意义,冒雨拍摄也是不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