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正在开展交通大整治,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其中,我看到了几则让人感动的事。
其一,虹口区交警在处罚车辆违停事件时,发现瑞嘉苑小区停车位有限,不少晚归车主总找不到停车位,只能冒着违停的风险,把车停在马路边,且屡纠屡犯。交警在调阅了小区工程规划图及建筑平面图后,发现小区规划红线的退让区域有三米宽。经过充分论证后,交警部门协同小区物业、业委会和居委,拿出了开辟两个『隐形停车场』的方案:规划出四十个停车位,部分解决了小区停车难问题。
其二,针对不少公交车驾驶员起步、进站、转弯都要鸣号的陋习,普陀交警支队联合上海巴士三公司,在六十三路车队的三十四辆公交车上加装『禁声器』, 鸣号时间将限制在零点四秒,按好一次之后需等待二十秒才能按第二次,从而大大减少了乱鸣号的违法现象。
车辆违停、乱鸣号,交警依法处置,车主接受处罚,这既顺理成章,也是交警的职责,是分内事。可贵的是,交警在执法之外,还换位思考,甘揽分外事,替车主着想,设法为车主辟出了停车位和从硬件上改善公交车的鸣号条件,从而有效减少了违法,值得点赞!希望上述交警甘揽『分外事』的做法,能为其他部门效仿,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对改善社会环境,一定会起到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