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治慢阻肺应提升免疫力
魏立
  越来越多的医学文献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亦简称慢阻肺)的发作和急性加重虽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但是个体的免疫能力对病症的进展与转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慢阻肺在立夏过后并未出现救治淡季,上海浦东医院呼吸内科包红主任医师有话要说,在规范用药及避免有害气体接触的前提下,慢阻肺患者肺内慢性炎症持续存在,与个体免疫紊乱、病原体反复入侵继发感染有关。因此预防到位是慢阻肺防控的关键,有效的治疗策略应注重恢复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慢阻肺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导致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早中期肺功能下降速度快

  包红主任医师介绍,上海浦东医院位于浦东新区的南部,日常气温较市区略低1-2℃,空气污染指数也较市区略低些,但作为人口导入区,居民和外来人口的疾病防治意识和保健知识匮乏,对慢阻肺知晓率不足,尤其是对戒除烟草的认识比较肤浅,戒烟行动在执行上相对薄弱,所以,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病人和缓解期的病人并没有减少,特别是60岁以上的患者人群。在浦东医院肺内科病房,约有1/3是慢阻肺三期至四期出现合并症的患者,伴有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需要无创呼吸机维持呼吸功能。

  对此,包红主任医师指出,轻中度慢阻肺的肺功能下降就已经很明显,以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气短或呼吸困难为例:早期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很快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如果早期不加以控制和干预,当疾病进展到四期,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肺部肿瘤和焦虑抑郁等合并症,治疗棘手,疗效不佳,病人反复住院医治,非常痛苦。

  免疫力与病情进展紧密相联

  随着人口老龄化,机体功能不可避免地出现生理性退化,人体免疫机能随之受损,免疫力下降又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形成恶性循环。要想避免慢阻肺的发生和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包红主任医师认为提升免疫力至关重要,应从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入手,只有良好的习惯为土壤才能长出免疫力的苍天大树。

  首先,吸烟是慢阻肺致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导致的肺组织细胞的受损是启动慢阻肺炎症关键的“危险”信号。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直接损伤肺上皮并导致细胞的应激。受损的组织细胞及碎片启动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上皮细胞活化核因子κB,导致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释放入血,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另外,吸烟导致的慢阻肺炎症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吸烟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机体氧化应激增强,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单核细胞、脂质聚集与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同时,吸烟还将增加全身氧化应激,损伤内皮细胞,致使大量前促凝因子释放入血循环,不仅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引起一系列肺部临床症状(如慢阻肺患者活动耐力下降),这些还与慢阻肺合并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以说,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

  其次,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人,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有助于减少以后慢阻肺的发生。积极预防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细菌溶解物、卡介菌多糖核酸等,对防止慢阻肺患者反复感染可能有益。

  再次,饮食上要注意营养,荤素搭配,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矿物质,低脂低盐低糖,有报道提示肥胖者肺功能有所降低。

  还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开心愉悦,睡眠要充足,遇事不计较。

  最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劳,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

  高危人群主动筛查肺功能

  对于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慢阻肺并及时予以干预。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风湿病、糖尿病、高血压者,要积极控制这些疾病的进展。

  包红主任医师提醒确诊病人一定要按医嘱积极用药。药物治疗用于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逐步调整治疗,患者要定期随访复查。现有治疗慢阻肺的常见方式主要有口服/注射和吸入等方法。吸入治疗直达肺部,因而被中国慢阻肺诊治指南推荐为慢阻肺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法。目前新型软气雾吸入技术通过软雾吸入器以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作为药剂,经由装置实现主动喷雾,不需要患者吸气,同步的协调需求较低,患者的依从性随之提升。

  包红主任医师强调,慢阻肺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重于治疗。他指出,以下五项出现三项者考虑为慢阻肺高危人士:1.持续咳嗽;2.经常咳痰;3.与同年龄相比是否在活动期容易气短;4.年龄超过40岁;5.有吸烟史或职业粉尘密切接触史。就诊时,主要检查肺功能,FEV1/FVC的数值往往能帮助确诊。

  包红主任医师表示,患者要改变就诊方式,即使在慢阻肺缓解期也需积极就医,享受长效的呼吸顺畅。慢阻肺可防可治,医患之间要建立互信,携手战胜病魔。 魏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防治慢阻肺应提升免疫力
为何懂得所有的道理,还过不好一生?
心脏瓣膜病实现腔内微创治疗
患者大可不必“碘”恐慌
广告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 B02防治慢阻肺应提升免疫力 2016-05-16 2 2016年05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