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印度《经济时报》(并非所谓《印度时报》)周末“特写版”刊登了一篇关于意大利医生卡纳韦罗计划在中国进行人头移植的文章,作者是一名叫普拉卡什-钱德拉的脑外科大夫。新华社驻新德里记者发现,此人经常在媒体发表有关脑部手术的文章。印度媒体同行认为,从文章的内容看,这完全是一篇侧重可读性的趣味文章,不是新闻报道,也不是严肃的专业文章。在印度,这类文章作者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自去年4月意大利医生卡纳韦罗宣布,准备为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人斯皮里多诺夫实施换头手术以来,与卡纳韦罗研究探讨过手术所涉科技问题的中国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已被媒体多次报道。
但当新华社记者采访任晓平教授、询问首位接受换头术者何时换成中国人时,他断然表示,上述“重大”消息纯属无稽之谈,“对于所谓的人体换头术,首先,手术时间没定!其次,在哪个国家做没定!这项研究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既然远没有进展到做手术的地步,现在具体地谈换头,这都是茶余饭后的闲扯”。“但我不明白,印度媒体为什么这样报道。”任晓平介绍说,“如果将来哪一天科研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或者说需要临床研究了,才可能涉及人体。即使要做,我们国家也肯定有主管部门和相应法规来规范这么大的项目”。
谈到开展换头研究的意义,任晓平指出,目前对于癌症复发、先天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等顽疾没有治疗办法。未来在突破一些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为患有上述疾病但脑部健康者,移植躯体健康但脑死亡者的身体不失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选项。但上述设想需要更多的实验来实现,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来支持,现在也无法给出取得最终成果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