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主刀医生:从医28年首次遇到这样的病人
~~~主刀医生:从医28年首次遇到这样的病人
~~~主刀医生:从医28年首次遇到这样的病人
~~~主刀医生:从医28年首次遇到这样的病人
~~~主刀医生:从医28年首次遇到这样的病人
~~~主刀医生:从医28年首次遇到这样的病人
     
2016年05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患者术前留条“不得为难医生”
主刀医生:从医28年首次遇到这样的病人
施捷
■ 病人张先生手术前给家人留下字条
  “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是技术原因由医院方处理。是就诊者本身的原因由患者自身负责。医生们可总结经验以利于日后的工作”。5月10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台普通的腹股沟疝手术,却出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患者张先生在上台接受手术前,递给主刀医生李培明一张写给家人的留言条,叮嘱他们即便出现意外,也不要为难医院和医生。

  手术前要纸笔写留言

  张先生来自青岛,12年前曾接受胃癌手术,1年前接受喉癌手术。此次,他因喉癌术后随访,来到市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复查结果显示喉癌没有复发,不过张先生却患了双侧腹股沟疝。考虑到生活质量,张先生希望做疝手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董频教授便将他推荐至同院腹壁疝门诊。

  接待张先生的是市一医院日间医疗部(北)主任李培明教授。患者因喉癌术后不能开口说话,和医生沟通时只能通过纸和笔。李培明教授耐心且详细地解答了患者的困惑与注意事项,并及时安排了手术。

  李培明告诉记者,手术当天中午,他在结束了上一台手术后,去手术等待区访视了正等候手术的张先生。“当时是为了让他放松心情,给他鼓鼓劲,没想到他给了我这张纸条。”李培明回忆道,“我在医生岗位上工作了28年,像这样的纸条,还是第一次收到。”后来,李培明从护士处得知,这是患者在等待手术时,向护士要来纸笔,一笔一划写下的。

  医患间应多一份信任

  张先生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二天他便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前,张先生再次对市一医院医护人员表示了感谢,而医生们同样为患者的举动而感动。日间医疗部小王医生在他的个人微信里写道:“似乎恶化的执业环境,让广大的医务人员对职业开始产生了动摇,应不应该继续坚守?这个小纸条告诉我们,还是有相当多患者从心底尊重和信赖医生,需要医师帮助他们战胜病魔与伤痛。这就是我们坚持做医生的原动力。我们没有理由辜负患者的信赖,有的只是更多的责任,和对这份工作更多的职业尊严和职业荣誉感。……同时医患间应彼此多一份信任,回归本源,协同合作,战胜病魔!”        

  首席记者  施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家装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街拍/目击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秀场
   第C03版:潮事
   第C04版:珠宝
患者术前留条“不得为难医生”
卫生援滇讲“精准” 医疗技术求“落地”
九旬伉俪60年后补拍植树合影
取消限制胆固醇就能放开吃吗?
世博安保气球变身雾霾“哨兵”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0患者术前留条“不得为难医生” 2016-05-20 2 2016年05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