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05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医患是个啥关系
关尹
  关尹

  讨论医患关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可它却一次一次跳出来刺激大众的神经:广东牙医陈仲伟医院内身亡、重庆外科医生汪永钦被三名患者砍成重伤……但在昨天,人们却听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从青岛来上海做手术的张老先生,上手术台前提前写下这样的一张字条:“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

  我的一位学医的朋友,在广州一家医院工作。陈仲伟伤重去世后,她的朋友圈连续一个星期都是各种悼念文章,不住地感慨“医生救死扶伤,却保不住自己的命”。如果遇到更多一些像张老先生这样的患者,她应该会更多一些欣慰与宽心吧。

  问题是,患者对医生的好感度,似乎好不到哪去。去年,一篇发表在某英国著名医学杂志的中外联合调查,患者纷纷承认他们不信任医生,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药品和整体医疗费用虚高。而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想要说理简直是痴心妄想”。

  相反,医生对他们的低收入感到非常委屈,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工作强度的极大不满,有46%的省级医院医生,每天要看超过100个病人,每人平均就诊时间可能不到4分钟。更要命的是,还要经常面对患者的“无理取闹”甚至暴力袭击。

  有很多问号,等待着被拉直——病人和医生都哭着说自己是“弱势”一方,到底谁弱势?

  或许,我们更应该想得更深一些。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并没有解决,医患关系甚至在恶化。看病贵是由看病难所引发的,因为大家都跑去三甲医院了。而最吊诡的地方在于,一方面要求医生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外一方面又将他们置于一个必须考虑自身经济利益的处境,这让“白衣天使”们怎么做?

  广州的那个朋友发誓,“将来绝不让自己的孩子学医”。不知道,会有多少医生会和她有一样的想法。而如果任由这样一种紧张而畸形的医患关系发展,如何留住精英人才?将来谁来看病,谁来拿起手术刀?

  真心希望,这一天不会到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家装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街拍/目击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秀场
   第C03版:潮事
   第C04版:珠宝
带着安静的心“打开”博物馆
蹭红毯
相映成趣
医患是个啥关系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医患是个啥关系 2016-05-20 2 2016年05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