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程美华和金山丝毯的故事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程美华和金山丝毯的故事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程美华和金山丝毯的故事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程美华和金山丝毯的故事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程美华和金山丝毯的故事
     
2016年05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丝路
——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程美华和金山丝毯的故事
柳丰 冯李华 张顺初
  ◆ 柳丰 冯李华/文 张顺初/图

  1954年,江苏如皋一个技术工人家庭诞生了个女孩。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女孩长大后,因为哥哥、姐姐先后下乡,她被“照顾”进入到了当地的如皋工艺丝毯厂,当起了编织工人。女孩名叫程美华,勤奋好学,心灵手巧。26岁已是技术骨干的她作为特殊人才被引入上海金山区,指导创办金山丝毯厂。如今,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豆蔻少女已经成长为上海工艺美术大师,更是中国现代丝毯艺术的开拓者。

  “上海卢浮宫”里的丝毯

  沪郊金山,僻静的沪杭高速公路枫泾出口处,坐落着上海金山丝毯厂。树木繁密,厂房古朴,环境清幽。“美华大师丝毯工作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致:一张张图案精美、风格各异、惊艳绝伦的丝毯吸引了我们的眼睛。

  与其说这里是工作室,不如说是座丝毯宝库。500平方米的工作室内,墙面空间几乎被悬挂着的丝毯完全占据。这些丝毯、挂毯都是她40多年丝毯生涯的代表作。和我们想象中的丝毯不同,程美华的丝毯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没有丝毫呆板。1.5米×0.9米的现代艺术挂毯《花之魂》,丝毯中心处是朵抽象的含苞欲放的花蕾,流线型的花瓣夸张地往四周飘散,富有扭动感。程美华说,灵感来自于她对大自然的观察。“走进大自然,风一吹,花在风中抖动的画面,真美。”程美华采用国际流行的蓝色、紫色相互交织,辅以搭配金黄色,营造出闪烁炫目的效果。

  程美华的众多丝毯作品几乎都表现祖国的山川、城市以及传统文化之美。大型现代艺术挂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长3米,宽2.5米,悬挂在工作室墙面中央,十分醒目。作品浓缩了上海各大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大剧院、城隍庙……还兼有游船、磁悬浮列车、舞龙等生活场景,堪称上海版“清明上河图”。该作品于2010年入选上海世博会,并在2014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百花杯“金奖”。

  另一幅现代艺术挂毯《长寿图》,画面中央,一个大大的“寿”字十分突出,凑近再看,“寿”字的一笔、一画、一点均以京剧脸谱画面填充,四周则是祥云环绕,“中国味”十足。2010年该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银奖”。

  手工艺术挂毯《稻花香》则以金山枫泾地区的秋收季节为主题,画面里有金黄的稻穗,另有鹌鹑鸟在蓝天白云间飞翔,以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丰富的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寓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在工作室另一头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友人赠送的书法题词:“上海卢浮宫”。

  一张丝毯呈现上千种色彩

  金山丝毯厂是上海现有的唯一一家手工丝毯厂,一丝一线都浸透着丝毯制作者的吃苦耐劳和匠心独运。

  在“美华大师丝毯工作室”内,还有一处小型玻璃橱窗和一架织机,橱窗里展出蚕茧、蚕丝、设计图纸等实物,织机则为丝毯工人现场操作而准备。“上经线、打底子、挂穗子、描图、编织、打粗纬、打细纬、剪花毛……”程美华边介绍,边让一名丝毯工人现场操作织机,丝毯的制作流程便呈现在我们眼前。程美华说,织机上的横线叫纬线,竖线叫经线。操作时,前后两排经纬线做底板,前纬线先绕到经线后,再按“8”字绕回打结,一个“8”结,砍一刀。“蹭、蹭、蹭……”只见程美华拿起小割刀边编边割,手法娴熟。“这样前后交叉绕一个‘8’字结是最基本工序。一平方英尺丝毯可以手工打出14400个‘8’字结,一方丝毯全靠‘8’字结组成。”程美华说,各种色彩的“8”字结能呈现上千种颜色。

  为何能有如此多的色彩?1981年,程美华前往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短暂学习。身边没有配色辅助工,配色只能靠自己。程美华回忆:“我就和4个技术员一起研究配色的渐变技术,靠着悟性,我们配出的颜色可以由浅入深,又能由深入浅,使丝毯的颜色一下子千变万化起来。”

  就在当年,程美华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运甫合作研制中国第一幅现代艺术挂毯《智慧之光》。该挂毯首次运用了渐变配色技术,描绘了一名中国古代女子点燃智慧火焰的场景,整个丝毯用色达到2580种颜色。后来,程美华逐渐打破了以往丝毯配色的常规,使丝毯颜色从深、棕、浅等5组配色自然过渡到10组甚至20组。例如,在制作人物肖像丝毯时,她已实现发色、肤色之间颜色的自然渐变,使丝毯呈现的颜色突破了3000种。“渐变的颜色能让丝韵显得更加生动,丝毯越做越漂亮,艺术价值也更高。”程美华说。

  她让金山丝毯走向世界

  在“美华大师丝毯工作室”内,还有一片展区,陈列着程美华以及金山丝毯厂历年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及奖杯、奖状。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有一段筚路蓝缕、砥砺创新的峥嵘岁月。

  “金山丝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程美华说,金山丝毯的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新图案、新材料、新工艺,将中西方美学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上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丝毯行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业内普遍用桑蚕丝作为原料。程美华大胆创新,她从河南、大连的高山中选购更好的柞蚕丝作为原料。“柞蚕丝织出的丝毯光泽好,手感柔软,更有韧度和弹性。”

  程美华还从国外布艺作品中找到灵感,独创了编织新工艺“片剪”技术。“我在丝毯铜丝边缘加上银丝点缀,使其有闪烁效果,采用编织结合的手法使铜丝与丝毯融为一体。”这种编织结合的“片剪”技术还打破了传统丝毯多年平面的陈式工艺,使传统丝毯走向立体,有“软雕塑”之美。

  颜色上,程美华打破传统丝毯大花大叶、大红大绿的传统,以其渐变速配的新工艺,成功地创出海派艺术新风格,令金山丝毯在全国独树一帜。1982年,程美华作为中国丝毯技术能手,应邀赴德国参加国际地毯博览会。程美华在现场进行手工操作表演获得成功,还获得价值130万美元的订单。从此,为中国手工丝毯打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此后,金山丝毯更是长期赢得了日本、俄罗斯及西欧市场的青睐。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金山丝毯逐渐从工艺品上升到艺术品的境界。1996年,以程美华名字命名的“CMH金山地毯”,被国家评为“中国著名品牌”。

  时下,金山丝毯的一幅挂毯已被收藏界誉为“软黄金”。40多年来,程美华及其团队制作的现代艺术挂毯已分别在美国艺术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北京APEC首脑峰会、中国国家博物馆、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陈列与收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C04版:广告
关注新民银发社区
格言
丝路
有手艺,不光为有饭吃
一丈毯,千两丝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C01丝路 2016-05-22 2 2016年05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