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陀区卫计委监督所为配合全市二次供水设施一箱一档建设和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在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为设备配备“电子身份证”,即通过软件进行编译产生的代码和配套的二维码,将设备的档案信息以电子化方式存储。
考虑到二次供水设施基数庞大,信息来源多头,基础内容复杂等因素,监督所设计了一套身份编码规则,将居民小区内的二次供水设施所在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份、设施属性以及供水范围等重要的基础信息,归纳成27位代码,这一长串代码,存储着每一个水箱和蓄水池基本信息等身份档案。
“电子身份证”既确保了信息的唯一性又体现了可读性。通过标记在二次供水设施上的电子身份证,居民获取水箱信息更加直接,水箱管理单位(物业)将利用它辅助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巡查和清洗消毒流程结果的跟进,使日常管理进一步到位。
二次供水设施的“电子身份证”,更打破了各职能部门对于管理二次供水设施设备的“语言”瓶颈,成为了各职能部门间的“通用语言”,有效促进了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多方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