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新民资讯
     
本版列表新闻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箱有了“电子身份证”
普陀区完善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
崔寅 姚佳琳 江跃中
  本报讯(通讯员 崔寅 姚佳琳 记者 江跃中)从今年起,普陀区居民小区1万余件二次供水设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子身份证”,管理方只需通过扫码,就能获悉设备使用、运营信息,方便又快捷。

  近日,普陀区卫计委监督所为配合全市二次供水设施一箱一档建设和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在二次供水设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为设备配备“电子身份证”,即通过软件进行编译产生的代码和配套的二维码,将设备的档案信息以电子化方式存储。

  考虑到二次供水设施基数庞大,信息来源多头,基础内容复杂等因素,监督所设计了一套身份编码规则,将居民小区内的二次供水设施所在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份、设施属性以及供水范围等重要的基础信息,归纳成27位代码,这一长串代码,存储着每一个水箱和蓄水池基本信息等身份档案。

  “电子身份证”既确保了信息的唯一性又体现了可读性。通过标记在二次供水设施上的电子身份证,居民获取水箱信息更加直接,水箱管理单位(物业)将利用它辅助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巡查和清洗消毒流程结果的跟进,使日常管理进一步到位。

  二次供水设施的“电子身份证”,更打破了各职能部门对于管理二次供水设施设备的“语言”瓶颈,成为了各职能部门间的“通用语言”,有效促进了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多方监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健康
   第B02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新民教育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18项活动全方位助创业者圆梦
市场监督管理 行政处罚规定 征求公众意见
水箱有了“电子身份证”
马陆葡萄节7月2日开幕
浦东公交今新辟1117路
看机器人大赛“铁甲钢拳”对抗争霸
体彩公告
中国福利彩票
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上海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长三角城市天气预报
新民晚报新民资讯A12水箱有了“电子身份证” 2016-06-29 2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