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孟加拉国局势的国际观察人士认为,达卡发生如此大规模恐怖袭击并不令人意外,而是早有端倪。
区别对待人质
袭击发生在达卡使馆区一个高档西餐厅,顾客多数为外国人。1日晚,多名携带自动武器和手榴弹的武装分子与执勤警察短暂交火后进入餐厅,将孟加拉国人与外国人区分开来,劫持数十名外国人上餐厅二楼。
目击者称,武装分子年龄在20至27岁,看上去受过良好教育。他们闯入餐厅时高喊宗教口号,一边喊一边开枪扫射。
当晚顾客之一哈斯纳特说,武装分子区别对待人质,对有相同宗教信仰的“还给饭吃”,对其他人质狠下毒手。
孟加拉国安全部队试图与武装分子谈判交涉,但遭到拒绝。武装分子劫持人质长达10小时后,孟加拉国安全部队2日早晨发动强攻,解救出13名人质,击毙6名武装分子,逮捕1名武装分子。
至少有20名人质死亡、26人受伤,其中10人伤势严重。意大利、日本和印度外交部门2日证实,有本国公民死亡或受伤。
早就拉响警报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发声“认领”这起事件,但孟加拉国警方并未证实这一说法。
国际观察人士伯克认为,孟加拉国发生如此大规模恐怖袭击丝毫不令人意外,因为早有端倪。他透露,西方情报机构早在一年半前就对孟加拉国拉响恐怖袭击警报,去年还曾提醒宗教极端分子可能对一场外交舞会发动袭击。
伯克说,孟加拉国作为穆斯林人口大国,一直被“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看重,前者在宣传广告中频频提及孟加拉国,后者为孟加拉国拍过专题片。
疑系“基地”所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怀疑事件幕后主使为“基地”组织。
伯克说,“基地”印度次大陆分支自2014年成立以来,尚未做出能上新闻头条的“大事”,如果达卡袭击是该组织所为,丝毫不令人意外。
孟加拉国近期针对世俗派人士、无神论者、少数宗教族群的极端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已有寺院工作人员、警察、杂志主编、大学教授等多人被害。虽然“伊斯兰国”和“基地”自称制造多起袭击,但孟加拉国政府认定这些事件凶手为本土极端分子,“伊斯兰国”和“基地”并未渗透进来。 王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