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格斯勒这个人了。
格斯勒是个鞋匠,在伦敦的市中心有个门市,门市虽小,但年头不短,早在几十年前,约翰的父亲就在这个门市订制鞋子了。
约翰记得有一次随父亲去格斯勒的门市订制鞋子,看到了格斯勒娴熟的手工,又想到自己脚上穿的舒适的鞋子就是出自格斯勒之手,不禁说:“做好一双鞋子一定很难吧?”格斯勒笑着应了一句:“做鞋子是一件艺术活儿。”
事实上,他们并不常到这个门市来,因为格斯勒做的鞋子结实耐穿,可以说很多时候他们在格斯勒门市订制鞋子不是因为他们缺鞋子而是因为他们喜欢格斯勒做的鞋子。
约翰成家立业后,也喜欢到格斯勒的门市订制鞋子,他的妻儿都认为这儿做的鞋子既舒适又漂亮。有一次,约翰在格斯勒的门市订制鞋子的时候,想起前两天穿的那双格斯勒做的靴子有点儿硌脚便顺便提起了这件事。格斯勒停下手头的事情,认真想了起来。“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事情,”他说,“你下次带过来让我看一看,如果情况属实,我全额退款。”后来证实,是鞋垫下面进了沙子。
格斯勒一心一意做鞋子,没有扩大店面,更没有搞连锁,无论什么时候有客户光临,看到的都是他埋头做鞋子的样子,几十年如一日,除掉他的容貌日渐变老,其他没有变化。约翰有一年出国,也在他这里订制了好几双鞋子送国外的朋友。国外的朋友对制鞋的工艺赞不绝口。约翰回国后,专程来门市向格斯勒道谢。但是,他没有看到格斯勒,迎接他的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
“格斯勒呢?”约翰问。“他去世了。”小伙子回答道,“这个店现在被我盘了下来。”“去世了?一个月前我还从他这里订做了几双鞋子呢!”约翰很惊讶,“是遭遇到什么意外事故吗?”“不是的。”小伙子说,“医生说,是慢性饥饿。你知道,他只顾做鞋子,完全手工,用料也是上等的,说句公道话,他做的鞋子是全伦敦最好的,可是他怎么能与那些机械化生产并四处做广告的同行去竞争呢?”“但,他也不至于饿死——”“听起来是有点儿夸张,但你想想,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鞋子,恨不得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事实上他经常断炊,所以到70多岁,慢性饥饿终于要了他的命。他真是个怪人,不过他做的鞋子是最好的!”
“他做的鞋子是最好的!”约翰重复着小伙子的话,他在一阵难过中忽然觉得死去的不只是格斯勒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