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调解】
记者约请中国电信来报社读者接待室调解,对方没来。张先生拿出电信账单,上面写着月基本费3734.19元,其中宽带月租费134.19元,宽带两年付费3600元。张先生说,当时他办理时,工作人员花好稻好地向他保证,这个月宽带可以白用。换句话说,办理手续当月134.19元月租费可以免收。然而几天后来了账单,这134.19元却又照收不误。“虽然钱的数目不大,但这折射出一个企业的诚信。”他立马拿着账单来到中国电信泰兴路营业厅理论,但对方并未帮他解决问题。
记者再次致电中国电信,工作人员给本报发来电子邮件:“通过调取系统受理工单及原始凭证等记录查证,用户张先生于5月4日至泰兴路营业厅办理新装宽带,套餐‘卓越宽带套餐3600元/2年 100M’,付费方式为后付费,确认单上有圈划提示。按营销套餐规则,只有‘预付费e家通套餐’开通当月免费。”电信人员解释,付费方式为后付费,一般当月月租费不免。
在本报调解下,中国电信于6月20日下午联系了用户张先生,将电信业务规则及查证情况告知他。考虑到用户感知度,电信为张先生免除了6月份账单中的首月月租费134.19元,调整完毕后补寄的账单,费用为3600元。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张先生表示认可。
本报记者 王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