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07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骗与防
潘高峰
  潘高峰

  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即将正式运营。前几天有幸实地探访了一番,大开眼界。

  这个平台最大的亮点是资源整合。公安、银行、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都派员进驻,同一屋檐下办公,资源共分享,有事好商量,行业壁垒被打破,不必要的手续被取消。一个字,“快”。

  熟悉电信诈骗的人都知道,钱一旦转入诈骗账户,即使马上报警申请冻结资金,也很难赶得上犯罪分子将钱转走的速度。因为按照以前的流程,接到报案后先做笔录,再打报告,由分管负责人审核签字上报,然后由分局长签字,拿到文书,再赶到银行敲章,随后再到分行交涉冻结手续……这样一套流程下来,一般大半天时间就过去了。如果此时发现犯罪分子将钱转到了另一个银行,那么又要回头再打报告,再走一遍流程。光是办手续的这点时间,钱已经水银泻地般被转走提空。

  这样繁琐的流程还仅是在上海市内,如果涉及外地银行,还要出差赶到当地。为了查一个账户出差七八次,花上几个星期是常见的事。记得曾经报道过长宁警方为了冻结一个涉案账户,每隔半年出差一次,等到最终把这笔钱成功返还被害人,民警的差旅费已经超过了涉案款项。

  电信诈骗已经成为社会毒瘤。去年仅上海就发生2.8万起,被骗金额超过15亿元。这也是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诞生的原因——整合全社会力量向诈骗宣战。从试运营来看,效果很好,对市民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下降了近五成,伪基站类案件下降九成多。

  但一切还不能过分乐观。被骗的血汗钱能否及时冻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害人从骗局中醒悟的速度。电信诈骗团伙大多把基地设在海外,甚至是一些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一旦案件发生,大多数时候,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升了尽人事的能力和效率,但电信诈骗,关键还是要靠防,要把更多的工作做在骗局未得逞之前。近年来,媒体上的防骗宣传已是铺天盖地,但上当受骗的悲剧还是时时在发生,让人感到无力。尽管如此,还是要再想办法,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4版: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6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假北大”牵出真问题
骗与防
芒果干
“进化”信用制度 “净化”差评乱象
雷人“标题党”
工匠精神与沉静的心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骗与防 2016-07-14 2 2016年07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