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多座地标建筑
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黄浦江畔的摩天大楼不停突破上海原有的天际线,向更高处伸展。但说起上海,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仍是东方明珠电视塔,而提到东方明珠,江欢成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
1938年出生的江欢成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之后,开始从事公共建筑设计的工作。随后,他的名字与东方明珠电视塔、印尼雅加达电视塔等举世闻名的标志性建筑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在人生和事业的舞台上,江欢成所描绘出的,正是一幅令人震撼,永不褪色的画卷。
退休之后再度腾飞
更令人钦佩的是,今年78岁高龄的江欢成丝毫没有让自己“闲下来”的意思。2004年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工程师的位置上退休以后,江欢成带领手下50多名精兵强将成立了我国首个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命名和控股的综合性建筑设计公司——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成了江欢成的新职务,在这个位置上,江欢成一干又是十二年过去了。
来到江欢成的办公室,一眼就能看到悬挂在墙上的两幅题字。一幅写着“创上海腾飞标志,树世界建筑丰碑”,另外一幅写着“勇于创新,胜于前人”。
说起来,“创上海腾飞标志,树世界建筑丰碑”这幅字与东方明珠颇有渊源。江欢成告诉记者,时任总设计师的他,在东方明珠的建设工地上立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的就是这两句,“当时就是想鼓励我们自己,我们一定要树建筑丰碑。”
功夫不负有心人,建成后的东方明珠成了江欢成生命中最美丽的作品,也成为上海的一大骄傲。东方明珠突破了传统电视塔的模式,不仅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实现了艺术和文化的完美融合,而且集标志、观光、旅游购物、博物馆、市民广场于一身,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塔”之一。
“向天借地”勇于创新
“我这一辈子,拿得上台面来讲的,一个是东方明珠,还有一个是我一直在身体力行做优化和创新。”谈到“勇于创新,胜于前人”题字时,江欢成告诉记者,创新是自己在事业上的不懈追求。“我属牛,所以多多少少有些牛脾气以及牛的特点。属牛的人往往具备牛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创新的秉性。”
现如今的江欢成仍在不余遗力地致力于优化和创新,近几年的主要成果包括上海音乐厅结构整体提升迁移、思南公馆改造等,全国各地也有很多新的地标建筑的设计出自江欢成之手。
另外,江欢成还提出了“天空小镇”的构想。他解释道,现今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稀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向天借地”或者“向地借地”。而比起向地要空间,“向天借地”更划算。江欢成告诉记者,这一构想的核心理念在于“垂直设施市政化、高层建筑多层化”。
江欢成认为,目前高层建筑的瓶颈在于效率、安全和舒适度有所欠缺。因此,他提出建设“天空小镇”,垂直设施市政化,也即意味着将电梯和地铁站连接,形成“垂直道路”,提高运行效率;而高层建筑多层化——则将高层建筑群用平台连接起来,通过平台,可以走到垂直公交,在平台内部建社区,整个建筑形成一个小城镇。这样也能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目前,江欢成还在全国各地奔走介绍自己的创新设计,希望构想能够变成现实,造福于人。
虽然年近八十,但一颗勇于创新的心不会衰老。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