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月饼今年格外多
“小龙虾月饼卖到9月9日,但8月7日前就全部预定光了。”王宝和的“十三香龙虾月饼”近日快速走红,尽管12只一盒的月饼售价180元,但新奇的馅料却博来无数眼球。“每只月饼里有4只现剥小龙虾,所以每天只能供应100盒,且每人限购两盒。”工作人员表示,小龙虾深受年轻人喜欢,不少食客都抱着“好奇”的心态来尝鲜,但顾客群中也不乏老年回头客。
继腌笃鲜粽子之后,腌笃鲜月饼也出现了。南京东路上的新雅粤菜馆前,不少人就冲着这款月饼来排队。新雅粤菜馆总经理陈耀良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供应,生产量从最开始的每天2000只增加到了1万只,却仍旧供不应求。王家沙的蛋黄肉松月饼也是新品,售价8元一只,显然是从“网红青团”中得到的启发。
不仅老字号很拼,星级酒店今年也在网络、微信等平台为自家的月饼“吆喝”。外滩某五星级酒店首次推出“和牛月饼”,采用澳洲罗宾岛和牛牛肉,18元一枚,一盒118元,还可以买单只尝鲜。另外一家酒店则选用马来西亚顶级猫山王做馅,推出榴莲月饼,上月在微信平台发售后颇为热销。
就连玉佛禅寺的净素月饼也加入了“新成员”——菌菇口味苏式月饼。工作人员笑言,我们的菌菇月饼,也有一颗力争成为“网红”的心。
鲜肉月饼拥趸仍不减
“网红”月饼层出不穷,会不会抢走鲜肉月饼的市场份额?记者走访市场后发现,尽管风头不如前者强劲,但鲜肉月饼的拥趸依旧不减。
“这是我今年吃的第一个鲜肉月饼。”等待了一小时后,周谨终于买到了光明邨鲜肉月饼,立马就吃了一个。“现在距离中秋季还有一个月,趁着排队的人少,早点尝鲜。”而在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榨菜鲜肉月饼的销量也高于几个新品,记者看到,不少市民买了两三盒鲜肉月饼后,再带上两只新品种尝尝。
“顾客在购买腌笃鲜月饼的时候,也会捎带一些散装的广式、苏氏传统月饼回去。”陈耀良说,网红月饼虽然抢风头,但从根本上无法动摇传统月饼稳定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能带动传统月饼的销量。
推陈出新促销量增加
为什么今年的“网红”月饼特别多?上海市糖制食品协会秘书长陈凤蔚认为,这是企业看到了创新的力量。“近几年团购冷清,月饼生意不好做,企业就转而推陈出新,花头浓的新产品不仅增加销量,单价也更高。”
“网红月饼主要针对的是年轻消费群体,把年轻人喜欢的各种食材加进去。但我们认为,最后还是要回归传统的。”陈凤蔚说,从口味上来说,不是所有的食材都像猪肉一样适合入馅,从性价比来说,“网红”月饼从6元、8元到十几元不等,比4、5元一只的鲜肉月饼贵出不少,“特别老年人购买时会考虑价格因素”。
她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协会组织名特优月饼评选,42家企业报送的126种月饼里,鲜肉月饼有24种,占到了近两成,“过去只有三四种报名参加”。
本报记者 张钰芸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