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在巡视整改通报中表示,9名相关干部被问责,并及时调整了相关司局领导班子,原因是,工商总局商标部门“半年发不出一张证”,商标注册证几无发放,理由是专用纸短缺。
此事今年4月初被媒体报道后,“迟来”的处理结果,也足以令人欣慰。实在难以想象,本届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当成“开门第一件大事”,视其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国家工商总局商标部门居然“半年发不出一张证”,既无法使简政放权落到实处,也体现不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唱对台戏吗?
犹记得此消息传出后,民众由错愕再到愤怒,舆论普遍要求问责相关责任人。如今,问责结果已出,这是对民意的积极响应,也给为官不为、拖简政放权后腿者敲响了警钟。
简政放权,知易行难。多一道审批门槛,就多一个揩油的机会,放弃权力就等于放弃利益,减少权力就可能减少寻租机会。故此,一些机构和官员对中央决策是阳奉阴违,“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权力明放暗不放,就像开车一样,松了手刹,还踩着脚刹。这种装模作样的官僚习气,令人深恶痛绝。
纸张断供事件还涉及另一大官场之弊,即为官不为,流于慵懒。商标被业内人士称为“产品的身份证,是企业塑造自主品牌的名片,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宝”。商标注册证该发下来,却因缺纸而发不下来,往往导致一些企业产品下架,合同终止、投资延误,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商标部门岂能简单拿纸张短缺说事?
“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备受诟病。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既要惩治乱作为,也要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除了呼吁曝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还将其上升到反腐高度的深刻认识——为政不廉是腐败,为官不为也是变相腐败。
当前,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更需要监管部门提神鼓劲,在精神面貌上要有新状态。每名公务人员都应该主动作为,戒慵除懒。同时,监管部门更应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督查问责机制,该处理的处理,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如此一来,像“半年发不出一张证”那样的冷笑话才会减少。
采购环节手续繁琐不能成为理由,部门衔接不畅也不能心安理得,半年发不了一张证,相关人员已被处理,其他部门里那些优哉游哉的官老爷也该掂量掂量了。不善为、不能为、不作为的官员都应该牢记,不换脑筋就换人,日子的确不好混了。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这是为官者的职责。做人一世,为官一任,没有担当精神,不如回家卖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