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首期SDR计价债券的成功发行,体现了SDR计价债券规避单一货币工具利率和汇率风险、多元化境内外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优势,有利于丰富中国债券市场交易品种,也有利于扩大SDR的使用。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认为,此次世界银行成功发行SDR计价债券,是推动SDR金融工具市场化的有益尝试,同时也是扩大SDR使用的标志性事件,有利于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接近60万亿元,公司信用债存量达到16万亿元,分别位居全球第三位和第二位。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基本格局、运行机制、深度广度已基本具有国际成熟债券市场的特征。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国际开发机构、境外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外国政府等均有发行“熊猫债”的实践,累计超过360亿元人民币;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便利性大大提升。目前,已有300余家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市场。
潘功胜副行长表示,今年10月1日人民币将加入SDR货币篮子,这是国际社会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国际经济地位的认可,也对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配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一步扩大SDR的使用,提高各国市场主体对SDR产品的认可度;继续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与发展,推动债券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完善交易机制安排,探索境内外交易平台、清算结算机构等基础设施的合作,努力提高人民币资产以及SDR计价资产的市场规模和流动性,积极为国内外发行人和投资人筹集和配置优质资产搭建良好的平台。
此轮发行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兴业研究分析师认为,SDR债券的登场虽看似一小步,但未来很有可能推动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成为实现倒逼IMF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