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互联网领域“垄断论”应慎重对待~~~
互联网领域“垄断论”应慎重对待~~~
互联网领域“垄断论”应慎重对待~~~
互联网领域“垄断论”应慎重对待~~~
互联网领域“垄断论”应慎重对待~~~
互联网领域“垄断论”应慎重对待~~~
     
2016年09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领域“垄断论”应慎重对待
网约车定价机制也需透明
金志刚
  自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宣告网约车服务实现合法化,已经过去近两个月,各地的落地政策或将于近期密集推出。但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后,网约车垄断论不断见诸报端,如何理性看待这个问题?业内专家较普遍的看法是,互联网领域的“垄断论”应慎重对待,但网约车的定价机制也应更加透明。

  滴滴与Uber被质疑“垄断”,主要原因是两家加起来在专快车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但根据麦肯锡的行业报告,2015年全国城市出行约4000亿次,而共享出行占比在1%以下。就整个出行市场来说,不是只有专快车,还有出租车、顺风车、拼车、代驾、租车、巴士私人订制(大拼车)以及公交、地铁等等。滴滴和优步中国在其中只占到非常小的比例,市场上仍然存在许多有实力的竞争者。

  即使是在网约车这个小范畴内,也依然有大量竞争者。易观智库分析师张旭表示,除了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两家,尚有易到、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多个玩家虎视眈眈。就在前天,本来只做B2C的神州专车突然宣布“杀入”C2C市场,且喊出“永不抽成”的承诺,由此可见,网约车市场竞争反而更激烈了。

  在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之前,互联网业界已经发生过多起大型并购案例,例如美团与大众点评、58同城与赶集网、优酷与土豆、携程与去哪儿网等等。从互联网领域两强合并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互联网领域事实上缺乏“垄断”滋长的土壤。以网络视频行业为例,优酷土豆在合并后最终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爱奇艺、乐视网、腾讯视频等竞争对手发展迅猛,与优酷土豆分割用户、共同构成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不过,也有消费者反映最近叫滴滴或优步,比之前涨价了,“这不是垄断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朱巍认为,涨价的主要因素是原来较高的补贴降为较低的补贴,消费者“感觉”到涨价了,事实上是“回归”专快车的合理价位。但网约车在定价机制上确实缺少透明度,各省市在制定地方版网约车法规时,应考虑在这方面有所体现,平台也应更自觉地向乘客公布定价原则、方式等,让乘客消费得明明白白。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焦点·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连载
   第A16版:阅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4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展览
   第C06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08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网约车定价机制也需透明
互金模式引领度假消费新趋势
互联网手机靠“生态”闯市场
口碑发布全新营销分佣体系
金融APP信息安全存十大安全隐患
广告
新民晚报互联网天地/金融城B08网约车定价机制也需透明 2016-09-24 2 2016年09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