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民家庭发电,多余卖给国家,普及绿色电能还有“坎”~~~
市民家庭发电,多余卖给国家,普及绿色电能还有“坎”~~~
市民家庭发电,多余卖给国家,普及绿色电能还有“坎”~~~
市民家庭发电,多余卖给国家,普及绿色电能还有“坎”~~~
     
2016年09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家庭发电,多余卖给国家,普及绿色电能还有“坎”
光伏发电如何做到“自产自销”?
王蔚
  首席记者 王蔚

  三年前,闵行区一户居民作为上海首批申请光伏发电的个人住家,从国家电网拿到了100多元的购电费用,这也是国家电网向居民发出的第一笔光伏发电的购电费用。

  绿色环保的光伏发电,可家庭自用,也可“自产自销”并网上传到国家电网。这个美丽的故事如何走进居民家庭?在近日举行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聚焦长三角区域风起云涌般的光伏产业所面临的难点、障碍和发展瓶颈。

  现状

  自建光伏多为“玩票”

  居民个人家装光伏设备,目前只是极个别。有调查显示,申请光伏发电的居民中,不少人本身就是从事光伏产业相关工作的,属于“玩票”性质。但从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其在新能源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前移,也越来越重要。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曾刚教授介绍说,在众多新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具备安全性、广泛性和实用性等优点,对节能减排也贡献颇多。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测,至2050年光伏发电能够满足全球21%的电力。据国家工信部统计,2015年1至9月,我国光伏相关行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

  近年来,曾刚教授团队对我国光伏产业做了深入调研。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符合国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共发布了四批,有203家企业上榜。从产品的类型来看,名单中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光伏上游环节(生产多晶硅)和中游环节(生产硅棒、硅片、组件、电池、逆变器等)。在这203家企业中,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企业为132家,但居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仅有7家,上海的10家企业皆属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企业。“在上游,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的最主要原材料,占据最终产品成本的70%,毛利率可达20%至40%,这一环节的技术门槛高,尤其是多晶硅的提纯工艺,技术上具有垄断性。而中游的晶硅电池、晶硅组件等产品的制造,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有较多企业便云集在这个市场上。”曾教授说。

  瓶颈

  并网困难阻碍发展

  “光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光伏项目建设也存在不少隐患。”现在光伏产业内开始出现的恶性竞争、以次充好等乱象,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光伏发电相关组件等设备,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表示,在对国内各省市425个包括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所用设备的检测发现,光伏组件主要存在热斑、隐裂、功率衰减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缺少充分调研论证,只要有批文便匆忙上马;人员经验不足,无现场勘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抢工期、压成本的现象;项目建成后又缺少运行维护机制;关键设备缺少检测认证等。

  曾刚教授也提出,我国光伏生产核心领域的技术瓶颈还未有真正的突破。目前长江经济带企业大多属于产业链中游环节,而且光伏的生产装备基本从国外进口,虽然已有部分设备实现了国产化,但核心设备还是依赖国外企业,致使光伏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由于光伏产业技术门槛高,而我国专门培养光伏人才的高校又稀少,从而使得生产和研发环节所需要的大量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据记者了解,目前阻碍光伏产业在国内市场大规模开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并网难。光伏项目最终的投资收益途径是依靠发电,一是自发自用,二是出售给电网,即并网上传。按规定,只有经过特许招标的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才可发电上传。也就是说,居民家自建的光伏设备是不能上传“盈利”的。正是并网的受限,极大地限制了光伏市场的发展,对于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由于只能自发自用,电站的建设容量必然受到业主本身最大耗电量的限制,这会造成业主的屋顶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如果想存储过多的光伏发电,就要增加储能单元,但蓄电池成本又是最贵的,且维护成本也极高,一般业主承担不起。

  建议

  关键技术亟待攻坚

  朝阳产业正在遭遇诸多难题。针对光伏产业人才薄弱的问题,专家们普遍建议,企业应当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有效管理机制,依托整体科研队伍的力量、设备、资金等资源,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逐步建立国家级光伏发电产业培训中心,同时在各大高校设置光伏发电相关专业,培养应对不同层次需求的光伏人才。

  曾刚教授明确表示,长江经济带光伏产业发展要克服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缺失等问题,这需要企业和政府加大对光伏产业的研发投入。

  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优化产业环境方面,曾教授提出了三个思路——

  第一,规范光伏产业标准,提高进入门槛,这将推动光伏产业的兼并整合,控制光伏产品产能过剩,尤其是部分不具备技术研发能力企业的产能过剩,并且逐步改变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先从国外购买再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和环境成本大量“复制”的老路。

  第二,引导企业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对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企业实施相关科技、财税、外贸优惠及政府补贴等扶持政策,设立新能源发展基金或采取其他市场激励手段,鼓励企业重点研发清洁、高效、低成本、新型的高纯硅和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开展硅烷法、冶金法等新兴高纯硅生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第三,引导企业从无序型向有序型转变,注重政策环境、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同时,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光伏产业,明确光伏产业的优化布局和发展思路,避免出现区域内光伏产业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的现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焦点·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连载
   第A16版:阅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4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展览
   第C06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08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双轮驱动”
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发布
杨雄会见浦江创新论坛客人
光伏发电如何做到“自产自销”?
新民晚报要闻A02光伏发电如何做到“自产自销”? 2016-09-24 2 2016年09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