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万里追逐 五度变轨 今天凌晨 中国上空~~~
万里追逐 五度变轨 今天凌晨 中国上空~~~
万里追逐 五度变轨 今天凌晨 中国上空~~~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里追逐 五度变轨 今天凌晨 中国上空
“十一郎”393公里高空吻“二丫”
程绩
  中国航天又经历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不眠夜。北京时间今天凌晨3点31分,在离地球393公里的轨道上飞行了一个多月、绕地球500多圈的天宫二号终于等来了他的小伙伴——神舟十一号。他们在太空深情一吻,完成了交会对接。

  6点24分,两名航天员——“老司机”景海鹏、“新司机”陈冬进入天宫二号,并向全国人民问好。

  “十一郎”太空追吻“二丫”

  网友亲切地把“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称呼为“十一郎”“二丫”。

  “十一郎”和“二丫”的太空追逐,整整花了两天时间,期间经历了5次精准的变轨,终于在今晨迎来完美的结局。

  “神舟”与“天宫”之吻的轨道高度为393公里,比以往提高了50公里。这次交会对接的一个难点就是要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轨道上,让“神舟”和“天宫”相会,这就好比天宫二号在跑道外圈遥遥领先,而神舟十一号需要在内道跑得更快才能赶上它,每近一点就往外挪一个跑道,直到追上。“交会对接的时候,恰好在我国上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介绍。

  今天凌晨1点11分,神舟十一号在距离天宫二号52公里的位置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二号逐步靠近。飞船与天宫二号的速度慢慢接近,交会前,飞船四次停泊,分别为两者相距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时。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距离地球393公里的太空里,以每秒7公里多的速度完成。

  “3000米、2000米、1000米……”从万里之外追寻而来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距离近了,又近了。

  “神舟十一号报告,仪表显示,进入400米停泊。”北京飞控大厅里,航天员景海鹏的声音清晰传来。

  “飞船转120米接近”“飞船转30米保持”……随着飞控大厅里每一条调度口令,大屏幕上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已经能彼此看清对方。

  神舟十一号传回画面中,天宫二号上的十字靶标牢牢锁定在瞄准器中心。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后,里面的12把钩锁就紧紧地勾定在一起,随着画面轻轻晃动,它们相拥到了一起。

  原本同时显示在飞行轨迹上的两个名字,被“组合体”取代。3时31分,对接成功,飞控大厅里响起一阵热烈掌声。此时,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竖起大拇指祝贺。

  开“三重门”航天员“入宫”

  景海鹏:“后面精力集中呀。”

  陈冬:“好的。”

  景海鹏:“目前姿态好的。”

  陈冬:“明白。”

  神舟十一号发射后,两名航天员景海鹏与陈冬的太空对话成为关注热点,今晨的交会对接,太空对话如期更新。

  自动交会对接实施期间,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值守,密切监视着飞船仪表盘上的各类数据和对接过程,认真执行各种指令发送操作,并通过天地通信系统,迅速准确地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情况。

  交会对接成功后,航天员先后开启了“三重门”:返回舱舱门、轨道舱舱门和天宫二号舱门。最后一道最难打开,因为对接通道只有不到1米长、800多毫米粗,航天员想找到一个稳定的姿态开门并不容易,还需要借助手脚限位器的帮忙。

  6时24分,景海鹏转动天宫二号实验舱舱门钥匙,天宫二号舱门打开!在向地面报告对接完成后,根据地面口令,两名航天员解开束缚带,从座椅上缓缓起身,依次打开返回舱舱门平衡阀和返回舱舱门,进入轨道舱。两名航天员在轨道舱脱下舱内压力服,换上蓝色工作服。

  在完成各项准备后,航天员景海鹏成功开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验舱舱门,随后两名航天员以漂浮姿态依次进入天宫二号实验舱。直播画面中,陈冬还略显激动地差点飞过头,“老司机”景海鹏拉了他一把,让他抓住扶手稳定下来。

  景海鹏与陈冬在进入空间实验室后,照下了天宫二号的第一张“全家福”,并与地面进行了通话:“北京,我是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一号请讲。”“神舟十一号在空间实验室向全国人民问好!”

  拟南芥已经在太空发芽

  “对两名航天员的表现,我非常满意,”昨天,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说,两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各项工作非常顺利。

  “从生理数据和自身反应来看,两名航天员已经顺利度过失重适应期,”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研究室主任吴斌透露。

  进入天宫二号之后,航天员即将陆续开展多项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国际前沿的探索实验,两项需要航天员直接参与操作,一项是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这些实验包括:空间冷原子钟、液桥热毛细对流实验、释放伴星、空间环境分系统、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和水稻培养实验等。

  其实,在天宫二号在轨运行的一个多月里,部分实验已获取了一批相关典型区域图像和科学实验数据。

  比如空间冷原子钟,它是国际上第一台空间运行的冷原子钟,可以使飞行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量级。目前实验成功进行了冷原子的冷却、抛射、选态、微波相互作用和探测,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微重力环境下冷原子钟信号。经分析,频率稳定度符合预期,为下一步科学实验奠定了基础。它还是专门探测地球临边大气层的遥感仪器,其前向光谱仪和环形成像仪已分别获取多组连续光谱和多方位大气数据,还获取了地外月球紫外图像。

  此外,综合材料实验目前已完成第一批次6支样品实验,材料生长炉温场控制满足实验需求。高等植物培养实验目前已顺利完成了营养液加注,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注液四天后陆续萌发,目前生长状态良好。  本报记者 程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公告
   第A15版:公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化/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十一郎”393公里高空吻“二丫”
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对接示意图
上海航天为神舟天宫搭“鹊桥”
新民晚报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A02“十一郎”393公里高空吻“二丫” 2016-10-19 2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