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本版列表新闻
老饕论道~~~
老饕论道~~~
老饕论道~~~
老饕论道~~~
老饕论道~~~
老饕论道~~~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饕论道
鲜味和辣味
何鑫渠
  文/何鑫渠

  说到鲜味和辣味,我们先说辣味。

  本来辣味仅在云贵川、赣湘鄂等所谓的辣带流行。但现在辣味席卷大江南北,以致有一个顺口溜广为流行:“生活亚历山大,辣椒一统食坛”。

  人的五种味觉分别是:鲜、酸、甜、苦、咸。何为味觉?就是只有通过舌头味觉器官才能感受的滋味。

  五味中只有鲜味是复合味,酸、甜、苦、咸是单味。单味我们很容易做到,而鲜味却不容易,有时还取决于食材。所以我们评价菜肴的标准是一个“鲜”字。

  鲜味通常不能独立作为菜肴的滋味。在应用过程中,鲜味一般在有咸味的基础上,方可呈现最佳效果。咸可增鲜,酸可减鲜,甜鲜混合,而形成复合的美味。

  厨师的水平就是看食物经过他烹调后保鲜增味的水平。

  辣味是一种皮肤都能感受到的一种痛觉,严格意义上并非是一种味道。每吃一口辣椒,脑部都会以为有痛苦袭来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持续不断释放出的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人的压力,也随之得到释放。

  喜欢辣味的地区多是老少边穷及潮湿寒冷区域,辣味是对少盐缺油食物的矫味,亦是对潮湿阴冷的气候起到了抵御作用。而其他地区放纵吃辣的背后着实隐藏着健康危机。过度刺激食欲,使人超量饮食,甚至是暴饮暴食,从而引发肥胖等问题。

  一般厨师做菜,“逢辣必咸”,为了中和辣味,需要增加用盐量。而过辣、过咸的重口味饮食会给身体带来双重危害,间接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同时,大量食用含辣椒素多的辣椒,会使消化液分泌过多,可引发胃炎、肠炎、腹泻、呕吐等,更不利于消化道功能的恢复。

  所以,又有以下两句顺口溜传出:“辣味微微就行,鲜味才是正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新民楼市/楼市资讯
   第B04版: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06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大网购专版
   第B0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本帮菜“元老”复出
“醉辉皇”里龙趸鱼三吃
鲜味和辣味
方便面创新吃法大赛落幕
那时的卤鸭、卤鸭面
摄影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美食物语B05鲜味和辣味 2016-11-24 2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