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财周刊》、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联合开展了此次调查,1000位18~50岁的上海市居民填写了问卷。调查显示,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风格较为稳健保守。当被问及“您选择理财产品的标准是什么”,表示自己选择的标准为“是否保本”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38.7%,“收益率”(34.8%)则排在选择标准的第二位。
在产品选择上,“银行储蓄”(53.0%)是中青年上海市民最常使用的理财选择,但其比例由比去年的67.9%下降了14.9%。排在第二位的是“银行理财产品”(42.5%),也属于低风险的理财品种。
注重风险控制的结果是,超过九成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投资处于盈利状态。过去一年中,中青年上海受访者有92.1%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收益。收益率主要集中在0%~10%之间。
在风险较高的股票投资方面,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处于盈利状态。其中,盈利0%~10%的占46.0%,排在第一位。盈利10%~20%的占25.5%,排在第二位。盈利20%以上的占5.8%。表示自己亏损0%~10%的人占9.2%,亏损10%~20%的人占1.9%,亏损20%以上的占1.2%,另有10.4%的人过去一年没有炒过股票。
对于上海的楼市,逾八成受访者表示乐观,64.2%的受访者认为会“小幅上涨”。认为房价会下跌的受访者仅占3.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下,中青年上海人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不断增强。调查显示,当被问及“通过哪些方式才能盈利到足够的钱”,选择“投资致富”(75.8%)和“创业致富”(70.8%)的受访者最多,较去年投资致富”(63.2%)和“创业致富”(53.3%)的比例提升明显。而认为要盈利到足够的钱,应该靠“上班致富:老老实实上班,有一份稳定收入,努力存钱”的受访者占到30.8%,排名第三,较去年(46.6%)下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