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16年已接近尾声,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你是否还在因流泪而烦恼?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总是迎风流泪,手里总抓着纸巾擦眼睛;没有伤感,却不分时间、场合的挂着两行清泪,眼皮经常红红的;即使在室内也“眼泪汪汪”,终日“以泪洗面”……泪道病专家范金鲁主任对此表示,这些人的“流泪”均为泪道阻塞的典型表现,他们很可能身患泪道阻塞而不自知,他建议在一年的开始要去除沉疴,摆脱宿疾,笑着面对新的一年。
泪道病易缠上 基层工作者与中老年人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范金鲁表示,其典型症状为眼睛长期泪流不止,或伴随眼角有脓性分泌物。尤其是一些从事农村基层和户外工作的人,更容易得泪道阻塞。
范主任指出,这些人虽然容易得泪道病,但他们也容易忽视泪道病的危害,单纯的泪道阻塞没有红肿、疼痛等不适,流眼泪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小“麻烦”,能够忍受。他们认为并不会耽误工作和生活,不少病人甚至觉得泪道阻塞不是病,不需要治疗,其实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范主任介绍,泪道阻塞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以后,老年多于儿童和青年,50岁左右发病率较高,女性较男性的发病率高。泪道病已经不是中老年人和女性的专利,它正逐渐向青年人和婴幼儿扩散,比例正逐年上升,需引起重视。范主任强调,不论什么年纪,发现流泪症状都应及时到眼科检查。
看似“小病”
却带来许多烦恼与尴尬
“很多患者认为,流泪又不是病,擦擦就好了,最多烦恼一点。”范主任说道,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如果只有流泪症状的泪道病,虽然不痛也不痒,但也确实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烦恼和尴尬。“患者的情绪将因此受到影响,总被人误认为是不分场合的流泪,或者太过感伤。并且流泪需要经常擦拭眼睛,尤其是冬天寒冷干燥,很容易导致眼皮红肿、甚至糜烂,皮肤感染。”范主任坦言,就是这样一种看起来不大的“小病”,常常将人折磨得苦不堪言。
其实人在清醒的时候,眼睛会一直分泌出泪液,保护眼睛,那么分泌出的泪液去哪儿了呢?范主任对此解释说,一部分被蒸发掉了,另一部分泪液会随着内侧眼角位置的小孔流入泪道,然后进入鼻腔,所以眼睛跟鼻腔之间是相通的。“泪道就像是眼睛的下水道,如果下水道被堵住了,脏水就会全部溢出来,这就是大多数人眼睛莫名其妙流泪的原因。”
他进一步介绍说,如果有些市民除了流泪,眼角还流脓,那么就是泪囊内有炎症。“泪囊炎症比单纯的流泪要麻烦很多。”当使用指尖轻压大眼角和鼻梁交界处时,便会有大量液体从眼角流出,这就是泪囊炎的典型症状。当脓液较多时,没有及时擦拭,糊在眼睛周围的睫毛上,则就会阻挡视线,看东西总是感觉眼前模模糊糊,好像总是有眼屎擦不干净一般,给人一种很不卫生的感觉。不仅如此,相较那些眼部环境健康的人来说,脓液长期附着在眼睛上的患者,脓液还会污染角膜,从而诱发角膜炎症的几率将大大提升。除此之外,泪囊炎症如果没有及时消除,很可能急性发作,分泌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聚集在泪囊内形成囊肿,使眼角下的皮肤有明显的红、肿,还可能有疼痛感,无法睁开眼睛及患侧视力障碍,不能正常工作、休息,此时为疾病危险期,很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应立即配合医生参与诊治。
范主任表示,泪囊炎症的治疗难度较高,首先,这是因为泪囊出现严重堵塞,消炎药水根本无法滴入其中。其次,市面上很多诊疗干预都是采取清除脓液的措施,可谓治标不治本。复发的可能性非常高。他认为,只有解决了泪囊狭窄以及如何让眼泪保持常年通畅才是解决了泪道疾病的根本。“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眼泪正常分泌,还能让原来的泪道得到及时的消炎治疗。”
范主任再三提醒,冬季天气寒冷,一些人对冷空气比较敏感,眼睛受到冷风刺激后泪腺分泌能力增强的同时,泪小管因遇冷收缩,便出现了迎风流泪的现象。另外,老年人由于泪腺和泪道功能退化,更容易患上风泪眼。出现迎风流泪、流脓的患者应当及时对泪道疾病采取措施,才能保证自己的双眼远离感染,有个健康良好的外环境。
听眼健康讲座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为退休的中老年群体可以有双明亮健康的双眼看世界、了解眼部保养、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方法,新民健康特联合相关机构开展“冬季护眼眼健康系列讲座”。每日电话报名前30名读者可参加本次讲座更可获得专家面对面宣教机会。
感兴趣的读者可拨打新民健康会员服务中心热线021-80261680(10:00-17:00),或发送短信“专家+姓名+联系方式”至13818853479报名参与。
■新民健康特邀专家简介
范金鲁
泪道病专科主任、中西医结合泪器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理事、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理事、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理事
擅长:先天及各种原因造成的泪道阻塞或狭窄,功能性溢泪,急、慢性泪囊炎,泪道术后溢泪、流脓等泪道疑难杂症的治疗。
本板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