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读唐娜·塔特的《校园秘史》
~~~——读唐娜·塔特的《校园秘史》
~~~——读唐娜·塔特的《校园秘史》
~~~——读唐娜·塔特的《校园秘史》
     
2017年01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时代的终场战事
——读唐娜·塔特的《校园秘史》
陶媛媛
  ◎ 陶媛媛

  这是一部初版于24年前的经典,号称文艺青年圣经。它并不是第一次引进中文本,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中国的文艺青年中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打开这本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只看了一眼开篇前短短两页纸的小引,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倒不仅仅因为那仿佛《百年孤独》般粘稠而又清冽的气息:“邦尼辞世好几个星期后,山中的积雪开始融化,我们大家这时才意识到情况有多么糟糕。他们发现尸体时,邦尼已经死了大约十天……”而是这篇小引的最后一句话:“也许我原本可能会有很多故事,但我现在却没有其他故事了。这是我能讲的唯一的一个故事。”这不是很奇怪吗?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大学时代,如果这是一个成年人的故事——唐娜·塔特于31岁时首次出版这部处女作,按照她“平均每十多年才完成一部作品”的效率计算,这大约应该是她二十岁时开始酝酿的故事——那么大学时代不过人生伊始,书中人却声称此生“没有其他故事了”。

  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是谋杀的酝酿和发生,下部是谋杀之后。然而读完全书,谋杀似乎只是一种情节设定,在这种设定下展示了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坚持。

  书中人,即第一人称叙事者理查德·帕蓬,生于加州的十九岁青年,对自己的出生地无比厌倦,他想象中的童年与现实中单调真实的生活有着云泥之别。高中毕业后,他去当地一所大学读了两年希腊语,但这其实得益于他选了医学预科。父母希望他拿个更实用的文凭,他却一心向往英格兰,鬼使神差地被新英格兰区,也就是美国东北部佛蒙特州汉普顿大学的宣传小册子迷住,申请了助学金,怀里揣着五十美金就去了佛州。此州别名“绿岭之州”,以优美的景色著称,与成片的住房开发区的加州不同。这就像一个出生于西北内陆村镇的高考生向往京城静谧优雅的北大未名湖那般,以为去了京城或许就能听到“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可这所大学的规矩却没什么道理:唯一的希腊语老师朱利安教授每年只收五名学生,而且对学生非常挑剔。刚进大学,还没选课,就遭受莫名歧视。校园中是有三六九等的,名师的课不是谁都有机会去听的。朱利安教授本学年已经收满五名好学生,外来生理查德远远望着那五个人——四名男生,一名女生——“从远处看,他们和其他学生没有什么不同。但你走近一点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是非常引人注意的一群人,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像他们这样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像是从图画或小说里走出来的人。”即使遭到排斥,也依然向往着——这就是朴实的加州青年理查德。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扎实的希腊语基础和执着的努力,再加上一点好运,理查德成功地“挤”进了这个班,也开始真正地认识了这个虽然身处校园却仿若遗世独立的“小团体”。

  先说教室吧。上课的房间是朱利安教授的办公室,课桌是一张大圆桌,上面杂乱地摆放着茶壶和希腊语书籍。房间里到处都是花,玫瑰尤其芬芳,混合着佛手柑、中式红茶和樟脑墨水的香味。笔筒里的墨水笔都是万宝龙,满满的,十几支。地上铺着东方小毯子,橱柜上陈列着瓷器,墙上悬挂着珠宝般精巧的微型画。简直就像一座小型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到处都是金粉和镶嵌饰品。跟这一切上等腔调的课堂装饰相得益彰的,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亨利·温特的希腊语造诣,他不但能跟朱利安教授以希腊语交流艰深的学术问题,连兴趣爱好都特别高雅,连另一名阔少同学弗朗西斯·阿伯纳蒂从欧洲旅行回来想给他带点伴手礼,都只能是希腊语拓片之类的古董书。

  再说每个人的衣着。亨利通常穿深色的英式西服套装,带一把雨伞。弗朗西斯的穿衣风格是带有法式滚边的的浆挺衬衫搭配黑色长外套,有时甚至戴着一副夹鼻眼镜,简直是孟德斯鸠再世。在这个“充斥着香烟和黑暗的诡异世界里”,在这个“充斥着伪知识分子和颓废青少年”的校园里,他们“就像是从寓言中走出来的人物,或者像某个被人遗忘的游园会上走出来的已经辞世很久的人”。这个特别班小团体的生活方式是拜占庭风格:不理会周围的一切,像钟表那样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行着,一丝不苟地安排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确认自己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好机会。服装、书籍、食物等各个方面的喜好,会在这一时期养成。有的人甚至终生保持大学时代的发型。因为一个人在这段时期最容易达到心志的高峰,在人群中,在书中,在想象中,构筑过作为人的最光辉的形象,最高杆的标准。所谓心高气傲,多是发生在这个时期。走出象牙塔之后,作为人的标准会逐渐世俗化、庸俗化、实用化。在这本书里,还没等毕业,书中人皆已披满入世的尘埃,感到无处可逃,无路可走,执念太深,以至于走上极端,一错再错。从另一个角度看去,也可以说,这个特别班里的学生们,尤其是其中最为出众者亨利,终生未能离开希腊语的梦幻课堂,终生未能毕业——或者他根本就不希望自己毕业吧!于是这涉世之初的第一个故事,就成了一生中唯一的一个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大学时代的终场战事
新书推荐
光从何处来
焕发思想光亮的写作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2大学时代的终场战事 2017-01-08 2 2017年01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