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非机”
姜 燕
  姜 燕

  最近,快递小哥的心里有些忐忑。3年前悬起的另一只靴子,终于要在4天后落下。

  2014年3月1日,《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实施,要求每一辆电动自行车必须上牌照。当时,公安从人性化角度考虑,给了3年缓冲期,一些不符合标准的车可以先领临时牌照,有效期三年,到时要换新牌照。

  换领新牌照要求车辆必须符合标准,而快递和外卖行业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往往是超标的,因为想送得多,就得跑得快、远,时速20公里的车辆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他们通常的时速是50公里。“不要命!”是很多汽车驾驶员和行人被撞、擦或惊吓到之后,对快递员的背影投去的一句咒骂。所以,与快递员的忐忑相比,许多人对3月1日充满期待。

  但这一规定能见效吗?一些信息使答案不容乐观。昨天,本报A4版刊登了一篇报道提到:前两天徐汇交警在中山南二路、天钥桥路路口针对非机动车违法的专项整治中,一小时内查到237起非机动车违法行为,当中无牌机动车就有164辆。既然2014年3月1日起,就要求电动自行车全部上牌,为何这次整治中,仍有近70%的车没有牌照?这是否只会令意欲违法者觉得:监管不严,尽可钻空子?

  此外,如果想查找本区电动自行车上牌点,不仅要费心,而且要小心。在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上,并没有上牌点的信息,甚至连非机动车的信息也不见一条。看来交通管理对象仅指机动车?由此可见,其对非机动车管理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小心”则是建议你别被查到的错误信息坑了。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官方网站首页左下方综合信息中有两个各区县“上牌点”一览表信息,一个还是“临时号牌”的,发布时间是2014年;另一个写的是各区自行车上牌点一览表,却是2012年的信息,浦东新区、杨浦区和虹口区的上牌点现已变更,而它还是“老皇历”。网上搜索到的非官方信息更是错误百出。

  一些超标车主不肯去上牌,准备等等看执法的严格程度和罚款的力度,被查到的机率小,就不准备换车上牌。届时,如果监管也如此这般,恐怕他们要偷着笑了。

  一法即出,必须行之有效,一旦成为摆设,也会玷污法制尊严。如何让《管理办法》管住“非机”,考验着执法的决心和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摩登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家装之窗
   第B08版:家装之窗
想起了“猪多肥多,肥多粮多”
足球少年之困
恶意欠薪“入刑”要攻克证据关
“非机”
旅游整治勿止于“修修补补”
视若无睹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非机” 2017-02-24 2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