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旅游整治勿止于“修修补补”
纪 玉
  纪 玉

  鸡年春节前,云南省副省长陈舜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参团省内旅游,在一家旅游购物商店,遭遇人盯人式“服务”,游客购物达不到一定金额,就别想走出店门。“团里有老有小的,这种事商家也干得出!”

  强迫消费,是旅游市场的一大顽疾。国家旅游局昨日宣布,将联合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对云南丽江等7个重点地区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督查。春季行动的主要工作任务中就包括紧盯市场乱源,严厉打击强迫消费、欺客宰客、违反合同约定等游客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旅游市场的种种引人诟病之处,之所以被称为“顽疾”,就是因为它们存在了不短的时间,并且“生命力顽强”。旅游市场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长期努力,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打击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可以看作治标,而解决市场的深层次痼疾、建立长效的防治机制,才能说是治本。否则,集中整治之后,恐怕顽疾又起。

  旅游市场整治要治本,可能需要壮士断腕式的决心,因为在一些地方,市场痼疾往往与发展模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强迫消费常与“不合理低价游”如连体婴儿般紧密相连,而云南对“低价游”模式有很深的路径依赖。据人民日报报道,业内人士介绍,云南旅游市场整治有个“悖论”:把旅游市场整治狠了,等于把游客拱手让人,至少“年终统计数字上不好看”。在这种思路指导下,谁出事了处罚谁,行业还停留在“左三年右三年,修修补补过大年”。近日云南省委书记陈豪表示:宁可不要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数据的增长”,也要整顿好云南旅游市场。对原有发展模式的依赖不是那么好摆脱的,但如果只顾眼前利益,看不到这种发展模式的难以为继,不能下定更新思维、消除痼疾的决心,就会发现这条路将越走越窄。

  云南这样的情况,其他旅游市场顽疾严重的地方有没有呢?很可能有,也可能有自己的难题。同样的是,旅游市场整治不能止于“修修补补”。像“不合理低价游”,固然需要游客转变消费观念来缩小其市场生存空间,但切断利益链条,也是治本的必经之路。在一些地方,不少旅行社是购物店开的,出了事,旅行社被吊销执照,购物店还能再开一家。显然,必须整治购物店这个“源头”。顽疾屡禁不止,客观上有执法力量不足、企业违法违规成本低等因素,更有地方保护主义、政府部门不作为等原因。强迫消费、欺客宰客等,有些具体行为已不仅是违法,还涉嫌犯罪。对于种种乱象,需要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法律资源、调动起各部门的执法资源,进行深层次治理,同时追究不作为者的责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摩登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家装之窗
   第B08版:家装之窗
想起了“猪多肥多,肥多粮多”
足球少年之困
恶意欠薪“入刑”要攻克证据关
“非机”
旅游整治勿止于“修修补补”
视若无睹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旅游整治勿止于“修修补补” 2017-02-24 2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