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爷爷家楼下亭子间有位退休女医生,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席斜襟衫,有时是小花点翠,有时是格纹素净,说话是柔柔的绍兴口音,似越剧闺门旦的对白。有时看到我就会糯糯地说一句:“小姑娘,乖咧。”在她只有8平方米的家里,总是插着一瓶鲜花,时而是康乃馨,时而是香水百合。每天清早在梳洗干净盘好长发后,她就会走到三楼的晒台上,给花儿换水修枝,插成自己满意的样子,捧下楼去,安放在小小的茶几上。后来有段时间,上海渐渐没有鲜花了,她的花瓶里慢慢变成了塑料花、绢花,她也经常给花清洗,掸尘。我很喜欢看她仔细清洗每一瓣花瓣的样子,动作轻柔缓慢,似乎是怕擦疼了这些花儿。有泛起的水珠溅到脸上,她便会用手背轻蹭一下,脸上便泛起一道红印,映衬出她白皙的皮肤,美丽极了。每次走过她家门口,我总要流连一会儿,深吸一口氤氲花香的空气,心中充满愉悦。
之后的日子里,我便开始对她有了更多的好奇,她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她为什么吃穿得很简单,但买花却很舍得?后来在老辈们的交谈中得知,她有个做志愿军军医的丈夫,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了,那时他们结婚不足一年。丈夫知道她喜欢鲜花,在婚后并不宽裕的日子里也经常给他买花。结婚照上他们俩捧着的是一束百合。楼里的老辈们都说她是花痴,偶尔得了鲜花也都会叫家里的小孩送几支给她,她也总是微微一笑,一句轻柔的“谢谢侬”便代表了一切。后来听老邻居们说,她是终生一人到老的。
长大后只要看到花儿,就常常会想起她美丽的模样,总感到是她启发了我对美丽的认知,也许我爱花的种子就是那时被埋下的。
时光荏苒,我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经历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过程,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许多意趣。但每次看到鲜花,还是会为之陶醉,流连忘返。心中明白,自己那份对花的挚爱从未忘却,只是被岁月尘封了。于是便开始放慢脚步,希望满足自己对花的梦想。每周我会在办公室摆束鲜花,烦恼时看花解愁,开心时闻花赏心,让心情陶醉在一切美好之中,用我闺蜜的话说是“用美好的鲜花来洗眼睛”。
随之,我又开始了解花的品种、特性、花语等等一切与花儿相关的信息。薰衣草的花语是安静、坚贞、浪漫;郁金香的花语是名誉、美丽、永恒;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与约定;勿忘我的花语是真实的爱、永恒的爱……慢慢发现,原来自己对花的认知实在太浅薄了,一直以为花儿美丽娇弱,却不知花儿也有坚韧顽强的一面,严冬里的一支康乃馨,竟也能盛开三到四周,很多鲜花在盛开之后风干,可以成为干花让人永存,花香依旧袭人。花儿有美丽,有坚韧、更有风骨。
现在我才明白,我是自小就中了花儿的蛊,深陷其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