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1、2、7、8、9、10号线六条线路昨天全部延时运营至零点后,方便了不少晚归的乘客。
加班族搭乘延运线
地铁的延时,对许多“夜归人”而言,是回家的时间的提前。
家住彭浦新村附近的李先生是个“加班族”。以前过了23时下班,他只好打车回家,十分不便。如今,人民广场站往富锦路方向的末班车延长足足80分钟,让李先生淡定不少。
除了“加班族”,还有一部分特殊的乘客也为地铁延时运营拍手叫好,他们就是“代驾族”。家住西藏南路斜土路、来自e代驾的彭师傅刚刚结束一单代驾生意。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铁的延时运营让自己回家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我只能在上海火车站待到第二天零时,然后搭乘夜宵线,再骑电动滑板车方能到家,现在坐地铁到陆家浜路站后5分钟就能到家。”
彭师傅还坦言,延时运营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我们主要是夜班生意,以前没有地铁,经常需要打车去代驾地点,现在可以节约不少成本了。”
维修工错过末班车
市民们因地铁延时缩短回家的时间,上海地铁的“守夜人”却要大幅推迟回家。
人民广场地铁站副站长熊熊就是其中一位。“末班车结束运营之后,我们还有许多清场工作,把各个出入口的卷帘门关上,下隧道清扫道床等。”熊熊告诉记者,延时运营后,工作人员回家时间就晚了。不少地铁工作人员错过末班车,只好搭乘夜宵线,回家的时间也变长不少。
凌晨两点半的轨交梅陇基地灯火通明,二十余辆列车停在基地内等待检修。“转向架一切正常、齿轮箱一切正常、牵引电机也没有问题……”维保人员单国凯仔细地做着列车车底、两侧以及客室内所有细节的检修工作。单国凯告诉记者,他每天晚上大概需要完成5辆列车的检修,每辆车的检修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以前22:30就迎来车辆回库的高峰,检修工作基本在两点半结束。”地铁运营延时之后,为了确保第二天的正常运营,所有车辆必须3点半前全部结束检修。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