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忆孙大雨题词
杨云棠
  杨云棠

  三十年前一日,也是这样春暖花开的时候,笔者在陆先生的引荐下,拜访了原复旦大学教授、莎士比亚专家孙大雨先生。

  陆先生是孙教授的忘年交,在孙教授遭到不公正待遇,最煎熬的日子里,陆先生不惧一切,主动、热情地帮助过孙教授。有陆先生的引荐,这次访谈十分和谐、融洽、愉快。

  孙教授回忆起清华就读时的生活:他与朱湘等四位清华学生同住一号院内。经常赋诗唱和,后来,徐志摩、闻一多也是这里的常客。他说,他和徐志摩的交往、友谊,也许就发端于此吧。1930年夏,他留学回国,应邀参与由徐志摩创办的《诗刊》。

  嗣后,笔者读《孙大雨评传》载:《诗刊》第一期的稿件由陈梦家、邵洵美、徐志摩负责征集,孙大雨和邵洵美负责主编和编务工作。

  徐志摩非常欣赏他的十四行诗,他们的诗观最为接近。他俩又是新文化运动很重要的新诗流派“新月派”的骨干分子。

  1931年,他赋闲在家,生活困窘,又是徐志摩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将他的诗作推荐给胡适,让他摆脱生活困境。

  徐志摩飞机失事,孙大雨在第一时间,写出了悲痛欲绝的悼念诗《招魂》:“你去了,你去了,志摩,一天的浓雾。……一片死寂的静默,你过得惯吗?”寄托深深的哀思,传达真善美的文艺诗观。

  在笔者请求之下,孙大雨教授欣然允诺题词,全文如下:“唯真、唯善、唯美;从善如流,嫉恶如仇。

  孙大雨 1986. 5. 5”

  孙大雨教授的题词,不仅是对我编刊业务的指导;而且也是对晚辈人生处世的指点。我们杂志的同仁们按照题词标准选稿、改稿、编辑,质量有了提升。文章被转载,选题获得奖项。刊物被评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当年,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上海只有两家。

  “从善如流、嫉恶如仇”出自《古今贤文》真理篇:“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嫉恶如仇。”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一样迅速。这就是迅速接纳正确意见。此话对当年办刊也好,对如今处世也罢,都是受益无穷的。

  三十多年过去了,题词依然那么亲切,依然那么清丽,依然那么清亮。 谢谢题词照亮我的人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0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21版:福彩专版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4版:家装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家装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海上丝路上的“红茶盗窃案”
当郁达夫穿越到淮剧
忆孙大雨题词
让保洁阿姨省点力
舌尖上的煎饼
美好山河
扫一扫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忆孙大雨题词 2017-05-20 2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