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市全面拉开中小河道整治的大幕。近日,记者实地走访浦东河道整治主战场之一——位于航头镇的盐铁塘,仅两个多月就拆除河岸旁存在了多年的55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人们惊叹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中有何拆违“秘籍”?
盐铁塘成了“臭水塘”
记者来到盐铁塘畔,只见河岸旁的许多住宅已经被“切蛋糕”,拆除了违法建筑部分。在河岸旁依然可见一些居民当初搭建违法建筑时遗留下的“排水管”等,各种废水就这样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了河道中,许多垃圾也被直接扔到了河里。
航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嵘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依附于主体房屋的违章搭建开始出现,河中房屋、河边驳岸现象突出,“长高长胖”的不在少数,盐铁塘逐渐被各种违建淹没、截断,俨然成了一条“地下河”。
村里来了“陌生人”
盐铁塘整治已迫在眉睫,如何下决心治水来回应群众的期盼,让盐铁塘重现水清岸绿景美?
浦东新区中小河道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会润带着记者沿盐铁塘逐个点位勘察。他介绍,因为这里涉及范围广、人数多,这个“硬骨头”一直很难啃下来。他透露,在这条河道整治中,在本市率先公开招投标,请来外地的测绘公司,由“陌生人”对违建排查、摸底、认定、建立台账,为公开透明拆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党员成“带头人”
在河道旁,记者邂逅了74岁的康龙德。他指着河对岸一户被拆除了室外搭起违法建筑的民宅说,“那就是我家。”原来,前些年,因为三世同堂家里拥挤,便在门外搭了一个棚子烧饭。这次整治违法建筑动员会一开,这位老党员、原来的居委干部马上回家动员家人带头拆除违法建筑,成为第一个带头签约拆除违法建筑的人。
浦东新区在拆违中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一个口径、一个目标、一支队伍”的“五个一”工作原则,并在建立河长制的基础上,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河道治理,形成“人人争当河长”的氛围。
在盐铁塘尽头,和咸塘港的交叉口,只见一片废墟,杂草丛生、苍蝇横飞。“我们正在制定方案,未来这里将重新整修为老百姓的公共休闲区,原来断流的河水也将重新贯通。”陈会润介绍,目前盐铁塘的违法建筑已经基本拆除完,年底前将还河道于老百姓。本次浦东新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752条河道中,河道10米范围内违法建筑也已拆除了九成以上,老百姓将重新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