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黎明》取材于史实,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庆为时代背景,展示了一群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狱中面临牢狱和酷刑的极端情况下,如何坚定信仰、坚守信念,最终壮烈牺牲并留给我党八条诤言(“狱中八条”)的历史事件。
作品聚焦因上级领导刘国定叛变,而被抓获的中共邻水县县委书记范文华。他虽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却在得知上级领导刘国定叛变后,陷入彷徨。在同被抓获的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许志烨及邵林的争取下、在组织的召唤下,范文华最终重建信心、坚定信仰。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我的自白书》搬上京剧舞台依然慷慨激昂。昨晚,作为文化部2016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创作扶持项目,由上海京剧院创排的新编现代京剧《浴火黎明》参演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南京紫金大戏院亮相。
近千名观众见证了革命志士在寻求真理和光明之路上的百折不挠、为坚守信念哪怕流血牺牲也万死不辞的精神。剧中人物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了观众,党员集体从容赴死的壮烈场面让许多观众泪流满面。
去“脸谱化” 以情动人
该剧是于去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而作,由著名编剧李莉执笔,上海京剧院一级导演王青执导。
剧中的范文华(傅希如饰),根据真实存在的人物原型创作,是全剧中备受考验和最具复杂性的一个人物。他虽经受住了敌人的拷打,但当得知上级刘国定的叛变后,一度迷失、颓丧。最终,在龙伢的离世、邵林的温暖、许志烨的感召以及党组织的温暖下,以坚如磐石的信仰抵挡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死守组织的秘密。
傅希如在塑造范文华的人物形象时打破程式局限,以情感带动表演,剧中有一半的场次,他几乎都在地板上表演,受刑后的摔倒、受指责时的蜷缩、愧疚时的下跪、昏迷后的抽搐、追寻光明的匍匐等。傅希如说:“传统戏里,很少会有角色需要表现惊愕、愤怒、坍塌,愧疚、后悔、惊惧、委屈、无地自容、纠结、感激、宁死不屈等种种心理过程。为避免‘脸谱化’,我在京剧程式化表演之外做了更多探索。”
该剧以上海京剧院80后优秀青年演员为主要阵容。除了傅希如勇挑大梁之外,杨扬、鲁肃、董洪松等青年演员的表现也是令人赞叹。杨扬为体现革命人物的英雄气魄,跨越了花旦的行当界限,首次尝试了用大嗓处理念白,在体现烈士精神的同时也散发着母性柔情。
此时无窗 胜似有窗
该剧舞台呈现简约、灵动,“凝重并现代”整体基调贯穿全剧。空间展现中尤其强调“黎明前的黑暗”的特殊氛围。担任舞美及灯光设计的伊天夫表示: “我们试图用黑暗中的‘一线天’,让观者感受希望的曙光……”
舞台上,渣滓洞环境被意象化的呈现,经过意象化加工的歌乐山背景也有体现,也带给观众沉重、压抑、残酷、阴森的感觉,比如铁窗的光影效果,展现了监狱的特定环境,却没有实景的铁窗道具,但“此时无窗”却“胜似有窗”。
京韵悠长 不失新意
新编戏要讨得老戏迷的欢心并不容易,然而,剧中不少唱段征服了观众。听戏60余年的戏迷就对剧中核心唱段——“待到花儿齐放鸟儿唱 ,娘带儿去看那红枫舞青山……”印象深刻。
观众纷纷表示,音乐及唱腔部分既尊重京剧传统韵律,也不失新意,部分音乐还融入了现代作曲配器元素,在压抑中透出希望,让人动容。据悉,担任唱腔设计的是在业界有口皆碑的续正泰。“重生”一场,在革命同伴的感召下,范文华抱着婴儿唱了一段长达10多分钟的反二黄唱段,细腻地表现了他的忏悔、自责并重燃斗志的复杂情感。
此外,“较量”一场中的“风儿清,月儿明”唱段如火把般点亮了黑暗囚室中革命志士的心,从独唱、轮唱再到合唱,狱友们集体慷慨激昂的大合唱振奋人心。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