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准考证”
最近,仿真“高考准考证”在朋友圈走红,不少人上传照片、填写姓名、再注明参加高考的年份,制作属于自己的准考证。做这种“准考证”技术含量不高,和此前流行过的“家长证”“好老公证”“雄安新区的房产证”类似,通过动画软件绘制。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软件客观上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重大风险。
在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陆瑜芳看来,订制“准考证”有着多重意义。一是证明的作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青春岁月也是从高考过来的;二是仪式的作用,把每年的高考看作自己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纪念日;三是娱乐的作用,可能绝大多数人是抱着这种让自己“变小”的心理,期望永远停留在十七八岁的烂漫日子里,并以这样的怀旧方式来释放些当下的生活与工作压力。
同题作文重参与
语文作文题历来都是高考当天的焦点。而且,作文也是人们追忆高考、阐释人生、观察生活的重要谈资。2007年,新民晚报发起组织了一场“重温高考,重返考场”活动,吸引了许多上班族的报名,本报从中选取了20位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考生走进模拟考场写当年的同题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他们当中既有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也有考入大学没几年的年轻人。此后,随着网络传播的发达,成年人同写高考作文几乎成了每年高考日的一道风景。去年,某知名门户网站开展了“你行!你上!全民写高考作文赢大奖!”活动,不仅要求写同题作文,还要求写一段不超过140字的话,回忆当年的高考作文,并附上学生时代与现在的照片,报名者十分踊跃。
不过,成年人写同题作文毕竟是“玩票”性质,因此,恶搞作文频现,文笔或调侃或晦涩,有的还被冠以“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华东师大《中文自修》主编王意如教授说,从热爱语文和关心高考的角度来看,写点这样的同题作文也是一种对既往高考的回忆,但写着玩的作文与考场作文毕竟有着本质不同,这些成年人的作文并不值得青少年仿效。事实上,走向社会后回过头来看,哪里都用不着这样的“命题作文”,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只是打个底子,是磨炼文笔,让大家学会在适当时候该如何做适当的书面表达。
如今只会玩手机
除了作文,随着考题的解密,一些数理化题目以及英语题,也会在网上招致过往高考生的评头论足,有的还会贴出自己的答案。两年前,一则《2015年高考,你能得多少分》的帖子蹿红:“曾经,你能做三角函数、解多元高次方程、写八百字作文;再往前,你能背化学元素周期表、会解微积分、知道小孔成像原理、看得懂电路图、能背很多文言文,还知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那么现在,再一次让你回答当年做过的那些题,你还记得吗?”该帖从当年的高考试题中选取了10道题,均为选择题,每题10分,测测曾经的高考生还能考几分。
去年高考过后没几天,源自各科试卷的题目汇集成了10道或20道选择题,被大家在朋友圈里刷屏,即便是当年的学霸也少有人敢冒泡说自己能全答对。有网友在答题后跟帖说:“现在想想,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就是高考的前几个月。那时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可是,现在除了玩手机,我就是个文盲……”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