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镖》:商业音乐剧的模式
朱光
郭新洋 摄
  ◆ 朱光

  正在文化广场热演的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保镖》,可谓是近年来中国舞台上引进的海外商业音乐剧的成功模式。

  音乐剧也像古典音乐或者欧美电影,分很多类型。美国百老汇(Broadway)音乐剧的类型,是随着“外”字(Off)的减少而愈发主流、愈发有商业价值的。500人座位以上的百老汇剧院若算“核心”,那么“外百老汇”(Off-Broadway)就是核心圈“百老汇”的外围——剧院座位在100座至499座之间。“外外百老汇”(Off-Off-Broadway)则是“外百老汇”的外围,这里的剧院很可能是非正式的,座位都在100个以内。一般音乐剧都是从“外外”往核心区“进军”的。新创剧目先在“外外百老汇”上演,如能受欢迎,能把短期演出变为长期演出,那么就可以到“外百老汇”登台。待“外百老汇”的演出依然能博得掌声与欢呼的话,那么成为“百老汇音乐剧”就指日可待。这种进军过程,也是音乐剧一路探索如何赢得最大化的观众量的过程,也有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剧目,执着于标新立异,而不向“百老汇”核心区域推进。日前在大剧院上演的《谋杀歌谣》就是一台“外百老汇”音乐剧,相对先锋,无论是版权引进还是其他价格也相对便宜。总体而言,为求观众数量最大化(相当于票房利益最高化)百老汇音乐剧的总体特征就是老少咸宜,例如《狮子王》《魔法女巫》这类合家欢题材,或《剧院魅影》《悲惨世界》之类经典普及版。

  相比之下,哲学家、思想家辈出的德国、奥地利,在音乐剧方面的主题内容更有思辨性、音乐样式也在脱胎于古典音乐的同时,注重现当代音乐风格的融入。其中代表就包括展现茜茜公主的《伊丽莎白》和《莫扎特》这两部充满悲剧色彩的音乐剧。《伊丽莎白》的故事,别出心裁地“创造”出死神痴迷于茜茜公主的情节线索,而杀手只不过是死神借刀杀人的“刀”罢了。其音乐风格基本走叙事性较强、旋律性也很强的流行曲风。而《莫扎特》则挖掘了这位音乐神童,在人情世故方面的幼稚、无能——住在他内心的始终是一个小孩,这个小孩最终杀死了莫扎特本人。这样的情节设置需要观众在观赏时不断反思人生,对于爱动脑的观众而言,是音乐与内容酣畅淋漓的双重享受。

  而此番来自英国伦敦西区的音乐剧《保镖》,既没有德语音乐剧那么烧脑,也没有美国音乐剧那么合家欢,这部改编自已故著名黑人女唱将惠特妮·休斯顿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同名电影的剧目,是一台标准的商业音乐剧。

  首先,惠特妮·休斯顿这样的20世纪最伟大的女声名伶之一,在2012年2月11日亦即格莱美奖颁发的前夜,因为药物引发心脏病,滑倒在浴缸里意外溺亡,终年48岁——世间再也听不到她那既可温柔四方又能慷慨激昂的歌喉了。这位拥有11支全美冠军单曲、7座格莱美奖、1座奥斯卡奖,在美国以及全球范围内获得公告牌音乐奖、艾美奖、黑人音乐奖、灵魂列车奖超过100多次的歌坛巨星,当年是与另一位已故歌星迈克尔·杰克逊一起联手打破白人垄断世界流行歌坛的黑人唱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公认的欧美流行音乐黄金时代,而这两位则是黄金时代的顶梁柱。惠特妮·休斯顿获得的商业成功时至今日都没有另外一位黑人女歌星可以媲美。

  其次,1992年上映的电影《保镖》其票房在当年以4.1亿美元夺得当年全球票房亚军。这部电影的原声带,还获得了奥斯卡奖。惠特妮最为世人熟知的《我一无所有》(《I Have Nothing》)和《我将永远爱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都出自这部影片——作为片尾曲,妥帖地呈现了保镖与女星爱情的两难,动了真情就会在保护的过程中缺乏理性判断。虽然此曲的作词、作曲和原唱是乡村女歌星桃丽·派顿。她早在1974年就发表、演唱了此曲。电影大红大紫之后,桃丽曾表示:“感谢惠特妮·休斯顿把我的这首歌‘发扬光大’……”

  因而,音乐剧是假设观众都看过这部影片的,所以并没有注重体现人物情感,而是把全片情节关键节点直接转化为场景,故事不断“快闪”。以至于全剧开场与电影开头一样都是一串枪声,但是音乐剧把女星在夜店里演绎《夜之女王》的辉煌场景改成音乐剧的开场歌舞。身穿黄金铠甲超短裙、扮演女星的卡罗尔·斯坦内特,歌喉同样充满张力,既妩媚又野性地在身穿同色泽铠甲的男女演员的簇拥中舞蹈。光芒万丈的画面气势恢宏。

  电影中仅有5首惠特妮·休斯顿的歌,而音乐剧更注重音乐,在淡化情节线的同时,融入了十二三首惠特妮的冠军金曲。卡罗尔的唱腔、歌喉,以及在演绎歌曲时的停顿、转音,基本都是以原唱的口吻呈现。尤其令人仿佛回归欧美流行音乐黄金时代的是剧终谢幕时的一曲《我想与某人跳舞》(《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再现了迪斯科舞厅最红火时期,镭射彩灯旋转、演员脚底像是踩着弹簧般舞动,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

  这部首演于2012年12月的伦敦西区音乐剧,情节创新上的亮点,在于保镖与女星一起去唱卡拉OK的场面。五音不全的保镖荒腔走板地演唱《我将永远爱你》时,一方面体现了暗生情愫的时刻,一方面增添了十足的喜感。而这也证明了在评选舞台剧艾美奖时,音乐剧与喜剧算一个评奖类别的道理——就让观众沉浸在欢乐的体验与怀旧的美好之中吧,即便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真实的幻象,也愿意付费体验,只求回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A30版:家装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保镖》:商业音乐剧的模式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从《沈万三》火爆聊长篇评弹上大舞台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A27《保镖》:商业音乐剧的模式 2017-07-15 2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