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创客圈引“台湾小农”跨海追梦
范洁
  本周,金山区颁布“1+4+4”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建设力度,五年内计划投入扶持资金3个亿。新政策发挥非对称优势,立足金山独有的农业资源,吸引农科人才和项目。“希望推动金山农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业人才看金山,农业标准金山定’的发展目标。”金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邱辉忠说。

  探索不占土地不撒农药的“直立种植”、研发和生产健康食品的“谷物工厂”、引入宝岛台湾优质有机果蔬的“城市小农”……在市郊金山,有一批台湾特色的农创项目,有一群来自海峡对岸的年轻创客。正是上海对科创人才的重视扶持,以及金山在现代都市农业的优势资源,吸引他们在此创业,逐渐形成“两岸创客生态圈”。

  2017上海海峡两岸创业大赛日前启动,来自台北的“80后”谢孟辰忙不迭组建核心团队、递交商业计划书,他的参赛项目是“高密度直立种植农场”。与以往平铺在土里的种植模式不同,“直立种植”的核心理念是“共享经济”,利用家庭或办公的闲置空间,向上排列种植果蔬,既环保又安全。“例如小型装置能种25种蔬菜,但用电量仅相当于使用一个灯泡,一星期只需2公升的饮用水,种植全过程不含任何农药。”

  “创业,就要到机会更多的地方。如果在上海还做不起来,那么到哪里都很难成功。”谢孟辰的父母在台湾经营食品企业,他一边继承家族企业,一边探索自创品牌。在他看来,台湾市场相对狭窄,让很多年轻创客颇感“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大陆拥有更多机会和资源。为此,他专门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就读两年MBA,结识了两位创业伙伴,最终决定将“直立种植”项目落户上海(金山)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作为国台办授牌的首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之一,金山科创园为两岸青年推出“组团发展”的创业模式,在2000平方米的“乐业空间”,有187个创业工位、会议室、互动区等硬件设施,“零租金、零成本、零负担”的“三零服务”,对初创企业也极具吸引力。

  27岁的台湾姑娘廖子瑄,是去年首届上海海峡两岸创业大赛的参赛者。决定来大陆创业后,她花了几个月辗转多座城市,最终选择上海金山开拓“城市小农”项目。“我希望把麻豆文旦、牛奶蜜枣、甜柿等台湾有机水果介绍到大陆,为台湾有机农友搭建起通往大陆庞大消费市场的‘桥梁’。”

  目前,“城市小农”已经和大陆多个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并尝试开设实体店向线下发展。对廖子瑄而言,良好的发展不仅在于上海优越的市场环境,还有基地为两岸青年构筑的创业环境。去年10月,基地启用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借鉴台湾经验,为两岸创业团队提供“轻资产入驻、重产业培育”的服务,包括创业辅导、技术培训、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

  目前,上海(金山)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已迎来100多个创业项目,其中21个涉台项目注册资本约3.58亿元,聚焦生命健康、文创、物联网和“互联网+”四个主导产业,打造“创新创业发展轴”,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

  本报记者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A30版:家装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崇明地产果酒甜芦粟酿出上海的清甜与醇香
来嘉定华亭与马术运动“亲密接触”
金山创客圈引“台湾小农”跨海追梦
瓜王拍出188元
“玫瑰之约”诵情书
私装地锁造混乱 联合执法“拔蛀牙”
南汇水蜜桃进入最佳赏味期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6金山创客圈引“台湾小农”跨海追梦 2017-07-15 2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