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幼儿园主动积极开设民乐普及课~~~
幼儿园主动积极开设民乐普及课~~~
幼儿园主动积极开设民乐普及课~~~
幼儿园主动积极开设民乐普及课~~~
幼儿园主动积极开设民乐普及课~~~
幼儿园主动积极开设民乐普及课~~~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幼儿园主动积极开设民乐普及课
抚琴,求一枚文化烙印
朱渊
  古筝三重奏《康定情歌》,让人忍不住哼起“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民乐合奏《大鱼海棠》印象曲,让人回温少女椿与人类男孩“鲲”互相拯救的感人故事。近日,“海上雅乐”青少年团一期的10位小演奏员,正在加班加点地集训,今晚(7月15日),他们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献上舞台首秀。

  民乐成幼教新贵

  当人们还在反复感慨,中国有10多万钢琴琴童时,却甚少注意到,民乐正悄然成为幼儿美育熏陶的新贵。绕开钢琴、小提琴等早已拥挤不堪的“跑道”,不想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纷纷将目标转向民乐,最易上手的古筝,相对大众的二胡、琵琶,甚至较为生僻的中阮、柳琴。

  11岁的张语阳,是“海上雅乐”青少年团一期中演奏功底最好的,她自幼儿园大班开始学古筝,至今有5年时间。张妈妈毫不讳言,自己就是传说中的“虎妈”:“在她第一次跟我说要学古筝时,我就给她反复打预防针,无论初期的兴趣多么浓厚,一门乐器要学成,过程总是充满艰辛的,若无决心和毅力去坚持,不如压根不要开始。”在妈妈的鞭策下,张语阳自开蒙每天坚持练习一小时。此次报考“海上雅乐”,妈妈希望语阳能够在乐队中认清楚自己的实力程度,同时也增加团队合作、现场表演的经验。

  “海上雅乐”艺术总监王珑说:“近年来,民乐热的掀起大有往低幼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民间音乐机构开始开设民乐班,幼儿园也会主动积极找我们合作,给孩子开设民乐欣赏、民乐普及课程。”

  民乐,俨然已成幼教新贵。

  考级非最终目的

  排练现场,孩子们演奏的《康定情歌》已很是有模有样,但难度稍高的《大鱼海棠》印象曲却仍欠成熟。虽然已经排练了两个月,但因基础水准层次不齐,乐队合奏时总有孩子掉链子。对此,王珑也颇无奈:“招生的时候,我们设置的门槛是要达到相当于5级的演奏水平,可实际面试时,却发现许多孩子徒有证书,真的上手弹却完全够不到5级水准。”

  青少团一期招募的孩子虽已是面试中挑选出的佼佼者,但要够上舞台演奏级别还有距离,故而只得加班加点巩固所学,以达到登台的水准。王珑坦言:“现在学习民乐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和家长们注重美育教育、逐渐认识到传统音乐之美不无关系。但不可否认,也有部分家长让孩子学民乐,是出于升学的目的。”

  过去,古人抚琴,或为娱己,或求知音。现在,学习民乐,得到的是一枚文化的烙印,无论未来你走到世界哪个角落,这都是身份的识别,告诉别人你来自哪里,你的血液里流淌着那种文化因子。王珑直言:“音乐,当是寂寥时的陪伴、遇挫时的安慰。学乐器,最终是为了让孩子感受音乐和文化,而不是走入某所大学的台阶。考级,绝非最终目的。”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A30版:家装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扫一扫
导读
抚琴,求一枚文化烙印
未来音乐家正在生长
人生初登场
戏曲文化真人秀《喝彩中华》今晚开播
新民晚报文体汇A08抚琴,求一枚文化烙印 2017-07-15 2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