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的高考总分构成、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办法等都不同于往年,但从投档结果来看,上海高校的整体位序并未发生改变,外省市高水平大学的整体位序也基本保持稳定,说明考生对高校的认知基本一致。
市教育考试院解释说,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不是事先划定的,而是在正式投档后自然形成的。在正式投档时,考试院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按高考成绩进行排序,按院校专业组实到计划的1:1进行检索投档,末位考生成绩即为该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一所高校有几个院校专业组,就有几条对应的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比如考生高考成绩为528分,则他应根据自己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顺序进行比较,若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为华东政法(1)[投档线545分]、上海大学(1)[投档线531分]、北京交大(1)[投档线535分]、华电北京(1)[投档线521分]、苏州大学(2)[投档线523分]……其中,1至3志愿投档线都高于考生成绩,第4志愿投档线低于考生成绩,则考生被投档到第4志愿华电北京(1),不会再看考生后面填报的志愿。
一所高校有几个院校专业组,就有几条对应的投档分数线。各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高低与生源填报情况、招生计划多少等有关联。从投档结果看,绝大多数高校的院校专业组之间分差并不大,整体保持稳定;有个别院校的院校专业组投档线之间有一定差距,这与院校专业组内设置的专业有一定关系,比如某医科大学设两个院校专业组,其中专业组(1)设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学校特色专业,专业组(2)仅有护理学一个专业,专业组(2)的投档线要低于专业组(1)58分。可见,各院校专业组投档线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考生对专业的喜好程度。
市教育考试院说,待本科普通批次第一次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若仍有院校专业组未完成计划,且愿意降分录取,则将进行本科普通批次第二次征求志愿。届时,考试院会根据征求志愿院校专业组缺额计划数和未录取考生情况,在本科控制线下划定第二次征求志愿降分控制线。高考成绩达到第二次征求志愿降分控制线的本科控制线下考生,可以借此次机会填报志愿,获得被本科专业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