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用法律补齐快递业短板
赵志疆
  赵志疆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最高规格的快递行业专题性法律文件,意义重大,意味着用假名字寄快递、个人信息泄露、野蛮分拣等现象,将面临更有效的治理。

  快递行业在当下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这样一个给公众提供莫大便利的行业,也因为管理的无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快件的遗失、损坏等还只是小事,真正让大家感到恐怖的是个人信息的泄露,以及那些令人恐怖的“夺命快递”。必须把快递业管起来,让其健康发展。一个行业除了自律,监管尤其重要。但行政监管的半径毕竟有限,划出界限做好“规矩”,就需要法律悬起警示之剑。

  意见稿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建立快递运单及电子数据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早在2014年,公安部、安监总局等15部门就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寄递物流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实名制正是其中主要内容。2016年6月,快递实名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开始施行。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快递企业不执行实名制的原因,在于多了填写身份证并验证一道手续后,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增加。有了法律的问责,快递企业自然怕承担相关责任。实行快递实名制,需要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为前提,当法律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实名制的全面落实将易如反掌。

  越是高速发展的社会,越是新事物层出不穷,越需要高质量、接地气的立法立规。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快递业务量收保持高位运行,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1.3%,日均快件处理量超过1亿件。像许多行业一样,快递业自产生之初到现在,一直也在自我升级,但内部的成长,毕竟约束力有限。另外,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快递业已经成长为一个对经济社会运行起支柱意义的行业,对这一行业的规范,也是为经济运行筑基。用法律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这个行业才可能规范有序。但是,有法可依也只是规范快递业的第一步,只有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确保快递行业健康持续地快速发展。法治的意义,不仅是规范后的监管,更在于事先规范,划出道路,让一个行业始终走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用法律补齐快递业短板
高温天的电梯新闻
执法创新不能变成法外施罚
强军梦与强国梦辉映共耀
“我就不信投不到那红罐子里去!”
不能把实习当生意
新民晚报随笔/评论A06用法律补齐快递业短板 2017-07-26 2 2017年07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