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定西路1498号的上海爱乐乐团(见下图),紧挨着江苏路生活区,置身居民楼中间,平素路过常能隐约闻得乐音飘飘。如今,这栋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正在紧锣密鼓地修缮中,并将于金秋全面完工。而现暂栖别处的“爱乐”,也将于年底前归巢。
未来,这里不仅是“爱乐”的家,也将是所有爱乐人的家。
上海爱乐乐团所在的楼原为潘氏住宅,2005年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这栋砖混结构的楼,始建于1912-1936年,乃古典式花园住宅。此次修缮主要是功能性改造,上海爱乐的新家将“修旧如旧”,在保留原有建筑样貌和结构的基础上拓展三大功能区:室内音乐厅、大型视听室和模拟仿真排练厅。
能容纳近百人的室内音乐厅由主楼底楼的会议室改建而成,每年将在此举办5-10场音乐会,定期也会向市民免费开放。闲暇时,亦可供其他音乐团体做小规模现场演出。三楼的多功能厅将“变身”大型视听室,用于演奏家们内部学习和交流。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最顶级乐团的演出录像,以促进演奏家们业务水平的提升。
最令人期待的功能改建当属2号楼的大排练厅,常务副团长孙红透露:“我们花了大量资金提升排练厅的音响效果,达到室内混响1.2以上,无限接近可供正式演出的音乐厅的混响效果。这也意味着,未来我们在排练厅奏出的视听效果,可模拟音乐厅后的现场效果。这对演奏家而言,是一份信心和把握。”
和曾经只是一家毗邻住宅区的乐团不同,修缮后的爱乐将是一座长在居民中、可供时常造访的小型交响音乐广场。除底楼室内音乐厅定期会有演出外,楼前的草坪上也会举行惠民露天音乐会,让交响乐以更亲切、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大众、融入城市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8月,亚太地区交响峰会也将在修缮一新的上海爱乐乐团举办,30余家世界级交响乐团团长、总监将聚集一堂举行交流论坛,共同探讨交响乐的现状和未来。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