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南海局势一度云诡波谲;而今,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趋于稳定,中国和东盟国家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期待在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推进“准则”磋商。
纵使个别国家和某些西方媒体依然试图挑起南海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继续合作、努力维护南海局势向好局面的共同意愿强烈、积极、显著。
这种意愿,源自一种共识: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稳定之海和繁荣之海。所以,8月5日至7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并没有把南海作为“问题”来议,而是借外长会这一平台,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谈合作、谈机制、谈磋商。
绝大多数国家充分肯定当前南海形势积极向好势头,对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感到满意,认为这为未来“准则”的实质性磋商奠定了良好基础。与会外长们还高度赞赏启动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等早期收获。
个别国家心怀杂念、私念,不顾南海向好局势以及中国-东盟合作大局,试图在东盟外长会联合声明中夹带私货,但多个东盟国家将其直接驳回,表明了大多数东盟国家的立场和态度。大多数东盟国家很清楚,正是稳定的南海局势为各方在过去一年取得一系列谈判成果提供了保障,今后,南海的稳定也将是“准则”磋商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在联合声明最终发布的版本中,南海局势的积极变化得到充分肯定,各方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受到推崇。
从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到“准则”框架的通过,中国和东盟国家一再证明,只要心诚、务实、坚持定力、排除干扰,就一定有智慧、有能力妥善管控好分歧,维护好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当前,南海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关于“准则”磋商的良好氛围仍需各方共同维护。(据新华社马尼拉8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