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拆违整治不含糊
东明路街道辖区内的西新港是河道整治中的一条市考河道,在西新港近华夏西路一段水面上横亘了一大片简易建筑,导致河面消失。今年3月,北片两处违建已被彻底拆除,但南片的西新港菜市场由于其特殊性,成为河道整治的“拦路虎”。
据悉,这一建在河床上的菜市场至今经营近20年,附近有10个小区,6000多户的居民已习惯每天到此购买日常所需。因此,拆违面临重重压力。但若不拆除,菜市场底下只有一条直径约50厘米的通水管道,河道之名早已名存实亡。另外,菜场产生的各类污水直排河道,务必会对河道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启动送菜进社区工程
面对两道看似冲突的难题,街道上下凝心聚力,在浦东新区相关领导及城管执法局、商务委等部门协调配合下,街道一方面做好拆违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寻找合适的菜场新址,以尽快化解居民买菜难题。
为此,街道想方设法在周边数个居民区建立作为菜场补充的生鲜菜柜,启动定时定点送菜工程。7月3日一早,在凌十四居民区健身苑的广场上,50余种蔬菜和10多种水果摊位围成一圈,任凭居民分享送菜工程的“实惠”。看到从菜地里摘好就直接运到小区销售的蔬菜很新鲜,居民黄女士一下购买了好几斤蔬菜水果,把几只大马甲袋撑得圆滚滚的。
据了解,目前各送菜点位运行良好。更令人欣喜的是,街道和商务委正在联系场地等各方面条件符合的业主,商谈其与生鲜超市运营商合作经营。还有一些业主主动找到街道,表示愿意将现有业态调整为生鲜市场。待这些升级版的菜市场开出后,居民买菜问题将得到更彻底的解决。
通讯员 曹娟娟 张俊祎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