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蹦床男队首获全运冠军
~~~上海蹦床男队首获全运冠军
~~~上海蹦床男队首获全运冠军
~~~上海蹦床男队首获全运冠军
     
2017年08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枚金牌,他们奋斗了20年
上海蹦床男队首获全运冠军
陶邢莹
■ 高磊的出色发挥为上海蹦床队奠定胜局 本版图片 记者 张龙 摄
  上场前,高磊将队友召集到一起,只有拼、只有搏,才能展现最好的自己。“我们的目标,要么第1名,要么第8名!”

  从里约奥运会铩羽而归,高磊却更成熟了。作为上海蹦床男队的领军人,他昨天压轴出场,以61.12分的高分技冠群雄,同队友一起捧起了上海蹦床历史上的首枚全运会金牌。

  难度王更稳了

  曾经的高磊,爱倒计时。距离里约奥运会还有7天、6天、5天……一天比一天难熬。曾经的高磊,赛前爱给自己设定分数线,一定要跳59分、60分。曾经的高磊,赛前彻夜难眠,常以极度疲劳的状态登上赛场。“正是抱着如此沉重的思想包袱,我在奥运会上失误了。”

  高磊坦言,里约奥运会之后,他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但要强的他,挺了过来。突然有一天,高磊想开了,他变了。

  昨天的高磊,不再倒计时了,也不再给自己设定分数线,赛前一晚睡得着了。“我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展现最好的自己。”比赛中,高磊放得更开了,蹦得更高了。在世界蹦床界,高磊有“难度王”的美誉,而今年规则改革后,他又在位移精准度上有了提高,每一跳都在正中心的方格内。

  老教练圆梦了

  当倒数第二个出场的高磊,圆满完成最后一个动作,稳稳落在蹦床上时,方伯生握拳喊了一声,有了!

  20年的坚守,方伯生今天圆了梦。1998年底,上海开始筹备蹦床队,在技巧队担任主教练的方伯生,毅然转型,成为上海第一名蹦床教练。“我当技巧运动员时,拿过世界比赛的亚军,但从未染指过金牌。我一直告诉自己,有一天,我要培养出自己的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即将年满60岁的方伯生,很快就要退休了,这是他的最后一届全运会。“其实我比运动员还紧张,都快犯心脏病了。”方伯生透露,“但是我极力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将这种情绪传染给运动员。”

  单跳项目的吕沁霖赛前崴了脚,走路都不利索。在方伯生的鼓励下,他咬牙坚持着。决赛中,恰恰是吕沁霖的完美发挥,给了之后出场的山西队极大的压力,对方的单跳选手在落地时出现了失误。另一名选手顾瑞丰腰伤恢复才两周,他也坚持到了最后。“感谢他们,圆了我的梦。”方伯生很欣慰。

  方伯生要退休了,但上海蹦床队的传承就此延续,高磊、肖金羽等人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记者 陶邢莹 (本报天津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60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生态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新民健康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继科先输后赢 粉丝又哭又笑
一枚金牌,他们奋斗了20年
华丽的转身
广告
新民晚报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A22一枚金牌,他们奋斗了20年 2017-08-30 2 2017年08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