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杭州的吃,名气最响的,应是“山外青山楼外楼”之楼外楼,最具文化色彩的当属杭帮菜博物馆,而最有特点的无疑是杭州胡庆余堂药膳。如果您到杭城想品尝一下杭州美食,大可品尝一下药膳。
药膳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融药物功效与食物美味于一体。胡庆余堂药膳堂,是国内三大药膳“名门”之一,蜚声海外。胡庆余堂药膳有三道当家菜——“金”、“明”、“月”。
金:在胡雪岩的全部事业中,“生丝”仅次于钱庄和典当业。当时的洋商为牟取暴利,压价收购生丝原料茧子,使蚕农蒙受巨大损失。胡雪岩为抵制洋商,于1881年出银子2000多万两,将国内新茧全部买断,使洋商收不到一粒新茧。洋商遂利用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矛盾,勾结官府与胡雪岩展开了一场持续三年的蚕茧大战。面对巨大的压力,胡雪岩呕心沥血,费尽心机,茶饭无味,寝食难安。手下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但又一筹莫展。一天,与胡雪岩相熟的一位老中医对胡雪岩的随从说:“当年胡先生为特制名药‘紫雪散’,不惜斥巨资打造了金铲银锅。黄金本身就有镇惊安神之功效,胡先生这段时间心悸气短神情不安,你们不妨将打得极薄的金箔与青蟹放在一起烧,定能见效。”随从觉得有道理,遂命厨师如法炮制,成就了一道“金箔蟹柳”名菜,并流传至今。
明:据说胡庆余堂开张后,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手艺精湛的药工,其中有一位绰号叫“铁板刨”的药工身怀绝技,但脾气耿直,从不说那些中听而不中用的废话。胡雪岩任人唯贤,委以重任,让他当大料房头儿。为报答胡庆余堂知遇之恩,此君从22岁进店一直干到72岁,而且眼不花,齿不落,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胡庆余堂的同事和坐堂医生向“铁板刨”讨教秘诀,他哈哈大笑:“我只喜欢两样东西,一是天天用枸杞子泡茶喝,二是喜食鲜鱼,或清蒸或做鱼圆放汤。”胡庆余堂药膳厅的大师傅受到启发,于是创制了“明目鱼米”这道菜。
“明目鱼米”是一道家常养生名菜,味道鲜美,具有滋补肝胃、养血明目之功效。此菜色香味形俱佳,是胡庆余堂当家菜,被评为杭州药膳第一名菜。
月:当年,左宗棠率兵西征屯于甘肃肃州。大漠孤烟,粮饷常接济不上,官兵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几年下来,左宗棠身体大不如前。这年春天,老友胡雪岩千里迢迢去看望他,除为军队送来所需药品外,还特地带来海马,给他滋补身体。
海马虽有补肾强身作用,可是吃口不好,左大人不愿吃。一天,前方打了胜仗,左宗棠吩咐晚上摆酒庆功。厨师在为左宗棠制作虾皮炖蛋时,发现只有鸟蛋,没了虾皮,情急之中,厨师把鸟蛋磕在碗里,然后放入浸过酒的海马,再上笼蒸熟上桌。
左宗棠举勺品尝,赞不绝口,就问此为何菜。厨师告之原委,并恳请大帅赐名。左宗棠低头看看盘中海马,抬头望望窗外明月,脱口而出:“月映蛟龙!”
此菜经不断改进,现已成为杭州胡庆余堂药膳厅的招牌菜,深受客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