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解放全中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历史的回响和时代的强音因此而荡气回肠。作品观照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和执政理念。
组歌以序《古道》开篇,勾勒出了一条中华民族经沧桑而不变,历风雨而弥坚的坎坷英雄路。《热土》《决胜》《清风》《赶考》4个乐章17首歌曲次第展开,柏坡岭、土坯房、发报机、小磨盘、煤油灯……一幅幅生动凝练的民俗画卷,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一组组亲切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台上,直达心灵,凝聚成这部作品的形态与气象。宏大的叙事和细腻的描述构成了文学和音乐的独特视角,而合唱、重唱、领唱、对唱和戏剧讲述等艺术样式的综合运用,也让这部跨越时空、情景交融的组歌作品新颖又别致。
据悉,这部作品的酝酿和创作历时3年,陆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前身为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主创人员先后30余次深入西柏坡和太行山,搜集了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资料。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