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孩子们羽翼渐渐丰满,从稚拙幼童到翩翩少年,是人生最无忧无虑的一段,他们几乎不理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教师全然崇拜、依靠,即使这样也不影响他们对知识孜孜以求,如海绵吸水,在小学他们完成了与这个神奇世界无数的第一次对话。
面对这样蓬勃新鲜的生命,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教的知识很浅显,从1+1开始,我们要将皮亚杰认定的“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带入“具体运算阶段”,听上去很简单,但这是思维质的飞跃……对未来世界所有的认知将从这里起步,我们在教这些看似浅显的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心里要有那个日新月异的未来世界,我们教的是他们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要认真作业,不要敷衍,要敢于质疑,不要盲从,要大胆提问,小心求证……
我们教的道理很简单,要有礼貌,诚实守信,关爱弱者,有错就改……科学家说,这就是教育,他们忘记了老师教的全部,留下的就只有这些,我们很肯定,这是孩子们未来幸福的基石。
我们教的知识不简单,我们教的道理很重要,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呢?
我们使用的班级授课是夸美纽斯为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理想而创造的。而现在,也许正是不能与时俱进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这个理想的绊脚石。十六世纪至今,教室的场景几乎没有变化,而工业社会已经跨过信息社会,迎来了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今天所有的职业在未来一大半都可能消失,孩子们将从事的职业很大部分是不可知的。个体的、民族的创新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创新不得不从改变旧有的顺应工业时代的班级教学方式做起。
也许我们可以将知识和学习者的顺序改变。知识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是为了培养学习者学习力的台阶和载体,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将教学的过程变成学习者探索新知的过程。
也许我们可以改变一份教案一套习题教会所有学生的预设,每个孩子有着不一样的背景和学习起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不一样的问题,如何关注这些差异,并且成为改造班级教学模式的契机。
也许我们可以改变评价方式,既然知识不再是唯一目标,那么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合作的能力,探索的精神也许应该成为我们引领孩子学会学习的重要品质。
也许我们可以改变座位摆放……
也许我们可以改变作业的方式……
也许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要培养有创新能力有合作精神的儿童,作为他们崇拜的教师,我们要身体力行,努力成为那样的人,我们需要创新我们的课堂,创新我们的思维,与同行合作,与家长合作,与一切可以成为教育力量的人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新课堂、新学校!(作者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